“今年西瓜產量倒是不錯,就是目前市場行情不景氣,地里賣不上好價錢,進城既沒有車,又沒有好銷路。”府谷縣墻頭農業園區馮家會村貧困戶付二軍眼看著地里3000余斤西瓜即將“熟過頭”,急得直撓頭。和付二軍面臨同樣問題的還有史金占、張媚小等20余戶貧困戶,墻頭農業園區黨工委了解到情況后,園區廣大黨員干部東奔西走找銷路,上門服務解難題,通過村企協作幫銷、經濟主體代銷、電商平臺營銷、社會扶貧助銷等消費扶貧多種形式,短短幾天時間將貧困戶20余萬斤斤西瓜賣了出去,一時間“賣瓜郎”,成為墻頭街頭群眾茶余飯后的熱議話題。
農業園區黨員干部幫貧困戶賣西瓜
今年以來,墻頭農業園區黨工委為進一步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鞏固幫扶成效,在貧困戶種植西瓜的過程中,從選優品種到技術支持,園區黨員干部多次上門指導。由于受疫情影響,西瓜市場行情低迷,貧困群眾銷售渠道單一,西瓜“賣難”成了困擾貧困戶的一大難題。
園區駐村干部、幫扶責任人在走訪中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紛紛變身“賣瓜郎”,通過各種渠道找銷路。大家除了聯系親朋好友買瓜,還積極對接縣城各企業、學校、機關單位幫忙購銷,很快便得到了大家的積極響應,有效解決了貧困戶的燃眉之急。
銷路有了,但因為大多貧困戶勞力有限,西瓜采摘、裝運跟不上。園區黨工委發動廣大黨員干部在工作之余幫忙采摘西瓜,馮家會村第一書記郭良免費提供了父親的送貨車,又自掏腰包租了一輛箱式貨車,盡管天氣炎熱,但大家的熱情絲毫不減。一個個圓鼓鼓的西瓜從地頭摘起、到統一裝車、再到送貨上門、最后到消費者手中,每一個環節干部們都是親力親為、小心翼翼,確保西瓜的質量不受影響。“真心感謝園區干部對我們的幫扶,沒有他們,我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賣出西瓜后,付二軍、史金占等貧困戶緊鎖的眉頭自然舒展開來,言語之間透露著對園區干部的感激之情,兩行熱淚情不自禁流了下來。
近年來,墻頭農業園區黨工委不斷加強黨建促脫貧攻堅工作,結合園區實際,創新性的打造“田園黨建+扶貧”的工作格局,健全完善“一建二上三放四落五亮”(即:組織建在田園、黨課上在田園、活動放在田園、服務落在田園、實效亮在田園”)的工作舉措,不斷強化“黨建+扶貧”品牌建設,以田園為“據點”,以干部“核心”,以群眾為“對象”,通過開展支部戰斗在田園、黨員服務在田園、干部扶貧在田園、群眾致富在田園等課題,實現了干群關系和諧穩定、產業發展多元有序、環境整治切實有效、鄉風文明持續提升、脫貧攻堅全面達標。(記者 許鵬 通訊員 高永澤)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