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江蘇武進區對口幫扶漢濱區脫貧攻堅側記

2020-12-16 17:28:11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10多次黨政聯席會議共筑藍圖,30余次專題會議共商經濟,203個、5.2億元蘇陜協作合作項目激活發展新動能,60批次1000余人次互訪交流締結友好關系,26對結對共建主體開啟了全方位“多點開花”的幫扶模式……...

  各界新聞網訊 10多次黨政聯席會議共筑藍圖,30余次專題會議共商經濟,203個、5.2億元蘇陜協作合作項目激活發展新動能,60批次1000余人次互訪交流締結友好關系,26對結對共建主體開啟了全方位“多點開花”的幫扶模式……

  自2016年新一輪蘇陜協作對口幫扶工作啟動以來,漢濱區與江蘇省武進區緊密“聯姻”,圍繞產業合作、勞務協作、人才交流、社會幫扶等方面精準發力、強勢推進,不斷延伸協作的深度和廣度,以同心同向、只爭朝夕的協作精神著力打造東西部扶貧協作典范,續寫著東西部合作的“精彩實踐”。

  優勢互補,找準協作結合點

  一個是位于江蘇省西太湖之畔的全國投資潛力、科技創新和工業百強區,招工難、用工難;一個是位于陜南漢江河畔銳意進取、加快發展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區,就業難、增收難。2016年10月,隨著江蘇、陜西簽署《進一步加強扶貧協作和經濟合作戰略協議》,將東西相隔千里的兩地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一聯,聯出了深情, 聯出了活力,聯出了發展。兩地“牽手”后,優勢互補,難題迎刃而解。

  今年49歲的韓廷勤是大河鎮堰灣村貧困戶,家中共有6口人,孩子在讀書,母親是聾啞人,生活來源主要靠老公在本地石料廠務工。今年初,和其他2583人一樣,韓廷勤通過“點對點”就業服務直通車直接進了武進的電子廠,現在月薪5000多元。

  脫貧攻堅,關鍵在于通過扎實有效措施,激發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漢濱區通過實施勞務協作和勞動力轉移培訓,逐步提高貧困勞動力技能素質,讓貧困戶掌握一技之長,增強貧困戶的自身造血功能,增強發展后勁。五年來,漢濱與武進兩地密切聯系,不斷打通兩地勞務協作通道,通過積極舉辦“春風行動”暨蘇陜勞務協作招聘洽談會,為企業和求職者搭建勞務對接平臺,舉辦就業扶貧招聘會、開通“春風號復工直通車”、在“武進人力資源網”開設漢濱招聘專區,五年來,累計提供線上線下就業崗位3.5萬余個。在漢濱成立勞務服務工作站,構建區、鎮、村三級服務網絡,選聘100名勞務經紀人,充分發揮對口幫扶地區培訓師資、就業扶貧崗位等資源優勢,實現培訓促就業、促增收、促脫貧的目標。

  “蘇陜合作顯真情,漢濱特產千里行!”11月初,滿載著漢濱區人民情誼的30噸漢濱特產運到武進區體育場。“這個雪魔芋很好吃,我要多買點送親友。”武進市民李女士說。“我們的高山魔芋食品、富硒紅茶深受武進商戶和消費者喜愛,已經有10余家洽談合作意向。”陜西新農高生態農業開發公司負責人表示。

  更大的市場,是蘇陜扶貧協作帶給漢濱的一個“大禮包”。漢濱武進兩地通過線上線下平臺,積極構建漢濱農特產品綠色通道,大量的漢濱土特產走俏江蘇市場,使得漢濱廣大群眾脫貧致富有了新的通道。今年9月,安康市漢濱區扶貧產品展銷館正式掛牌,落戶武進。“專館、專柜、專區”在武進完成布局,更多的漢濱區扶貧產品將通過“蘇陜扶貧協作”這座橋梁走出大山。近年來,通過蘇陜協作累計完成消費扶貧銷售額300余萬元,1039名貧困人口享受到消費扶貧帶來的紅利。

  產業“西進”,造血扶貧利長遠

  對口幫扶,既要“輸血”,更要強化“造血”功能。“造血”,產業先行。

  隆冬時節,走進漢濱區忠誠現代農業園區,一片片油菜葉綠莖壯,一顆顆又紅又大的草莓令人垂涎欲滴。草莓大棚里,脫貧戶羅尚丹正在摘草莓,自蔬菜園區建成以來,她的職業由農民變成“工人”,僅去年一年土地租金加工資、分紅,羅尚丹就掙到了2萬多元。

  羅尚丹的變化,得益于蘇陜扶貧協作資金的投入,在安康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發展的關鍵時期,700萬元蘇陜扶貧協作資金的支持,讓該公司流轉土地2800余畝,建成了6個蔬菜生產基地,建立起蔬菜“生產——儲藏保鮮——包裝加工——品牌銷售”的產業鏈,累計幫扶帶動貧困戶535戶1843人脫貧。

  扶貧協作,貴在精準。為讓援助資金最大限度釋放帶貧益貧效益,五年來,蘇陜協作聚焦特色產業鏈,突出造血式扶貧,通過對產業基地、生產加工、品牌打造等進行全產業鏈扶持,建成“陜茶一號”茶葉加工廠、漢嵐青茶葉加工廠、雅鴿山粉條加工廠等農產品加工廠42個,新建、改建毛絨玩具加工廠31個,扶持陜西安康天瑞塬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陽晨集團公司等94個企業,有效推動了漢濱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僅緩解了當地貧困群眾就業難的問題,還助推當地培育發展出茶葉、中藥材、魔芋、毛絨玩具等特色產業。

  武進區不但給漢濱區送理念、送資金,還把他們的優秀企業家推薦到漢濱投資興業,幫助漢濱提升發展質量。五年來,13批次50余家企業先后來漢濱考察交流,立華畜牧10萬頭規模養豬場已簽約落戶漢濱,項目建成后預計帶貧1000人以上;常州市君泰福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綜合利用危險廢棄物項目成功簽約;新城吾悅廣場項目成功落地,一期順利開工。今年,蘇陜扶貧協作專項資金共安排項目61個,涵蓋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助醫助學、勞務協作、人才交流、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領域,使用蘇陜扶貧協作專項資金23669萬元,目前已全部開工,完工項目56個,直接帶貧益貧3684人。

  凝智聚力,共建小康新征程

  漢武情深,心心牽掛。幫扶,同樣離不開頂層設計。五年來,漢濱區和武進區建立健全了黨政領導密切聯系、結對幫扶、互派掛職干部、部門對口協作等機制,遠隔千山萬水的兩地,因一批又一批干部的互訪交流學習,締結了深厚的情誼。

  僅今年第四季度,在漢濱區委常委、副區長周立平的協調下,10月20日,武進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政平帶領武進區宣傳、統戰、教育、婦聯等部門來漢濱開展“助學E線牽”公益活動;10月21日至23日,漢濱區委副書記、區長范傳斌帶領黨政代表團赴常州市武進區考察學習;10月28日,“蘇陜攜手 共促就業”2020年蘇陜就業協作推進會在漢濱舉行……

  為全力支援漢濱經濟社會發展,武進區充分發揮區域、技術、資源優勢和教育、衛生、企業管理等方面的先進理念,專門委派4名黨政干部到漢濱區掛職。他們迅速融入漢濱,為漢濱招商引資東奔西走,為加強兩地合作牽線搭橋。先后組織區直單位、鎮村、企業實現互訪60余批1000余人次。漢濱區選派25名黨政干部到武進區掛職,學習武進區先進的經濟、社會、文化、城市管理理念和方法;武進區還選派70名教育、醫療專業技術人才到漢濱區的學校、醫院開展支醫、支教等活動;漢濱區共選派60名專業技術人才到武進區學習交流。漢武兩地鎮村、企事業單位也紛紛結成幫扶對子,鎮鎮結對5個、村村結對10個、村企結對1個、醫院結對7個、學校結對3個,向漢濱區捐款捐物累計超過1000余萬元。

  武進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醫師劉俊是援陜隊伍中的一員,今年9月,已經支援滿一年的他決定繼續留在漢濱再支援半年。漢濱區第三人民醫院是新晉的二甲醫院,醫院服務人口多,基礎和底子比較薄弱。如何真正把醫療技術和先進理念留在這里?他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在科室舉辦學術講座,在醫院舉辦“授課月”活動,將武進區的醫療理念、先進的醫療技術、管理模式注入漢濱區第三醫院。

  人才互動,雙向交流,使漢濱一線工作者的專業技術水平顯著提高,同時武進區優良的工作作風在漢濱引起“鰻魚效應”,推動了漢濱政風行風、營商環境的改善。

  行走在漢濱區,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學校,青山綠水間,武進印記深深鐫刻。蘇陜扶貧協作,讓常州市武進區和安康市漢濱區凝聚了跨越千里的深情厚誼。兩地心手相牽、血脈相連,在越來越緊密的交往中,不斷夯實協作基礎,拓寬協作領域,共建幫扶大格局,奏響了漢武協作、共奔小康的“大合唱”。(通訊員 汪金波 吳亞君)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江蘇武進區 對口幫扶 漢濱區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科技| 榆社县| 巴彦淖尔市| 泾源县| 车险| 梧州市| 花垣县| 临湘市| 安徽省| 奎屯市| 大兴区| 凤台县| 泾川县| 木兰县| 长乐市| 池州市| 浦江县| 义马市| 江都市| 呼和浩特市| 正蓝旗| 宁强县| 安陆市| 蒲江县| 乌拉特前旗| 连城县| 南丰县| 思茅市| 东丽区| 青神县| 若羌县| 洮南市| 新巴尔虎左旗| 洛隆县| 托克逊县| 拉孜县| 志丹县| 惠东县| 马山县| 霞浦县| 石楼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