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陜北礦業龍華公司高度重視創新對發展的重要作用,將創新作為發展的動力和源泉,大力推進人才強企戰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土壤”沃,活力足
該公司一直秉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理念,為充分調動技術工作者和廣大員工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制定了《科技工作管理辦法》,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和總經理為組長的科技工作管理機構,設立了科技工作管理委員會及科委會辦公室,重獎在公司安全生產技術、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做出突貢獻的單位和個人。制度的出臺和實施,推動了公司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人才的隊伍建設,為有能力、想干事、能干事的員工提供了實施才華的舞臺。
此外,該公司以王仲科技能大師創新工作室、部門創客工作室、區隊創客分站為技術創新前沿陣地,從基層選拔優秀青年人才,圍繞全礦重點科技項目和革新項目進行攻關,多年來取得了驕人的成績。
搭臺子,干出彩
該公司按照專業、工種,分批分類對重要工種、重要崗位,通過開展“區隊員工上講臺”“機電大講堂”“講規程”等活動以及聘請專業人才現場實際講授等方法進行理論和實踐培訓,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起來為公司發展培養各類人才。
每年開展各類技術比武活動、青年“雙創”行動和“三小一練”創新活動,使員工在學、練、比的過程中,形成人人肯動手、肯鉆研的良好氛圍;開展“拜師學藝”師帶徒結對子幫扶培養。
各項活動開展以來,共簽訂了48份師徒協議,完成“三小成果”27項,每年一次的機電技能比武更是讓大家亮出了“絕招”。2019年評選出“模仿師徒”4對,綜掘二隊的剡昌文和汪興作為“模范師徒”,二人在今年的技能比武中都取得了好成績。
效益增,腰包鼓
該公司通過多元化的科技管理渠道,大幅度的創新激勵,每年都會產生很多創新成果,僅2019年公司就獎勵了管理創新13項、技術創新11項,小改小革34項,共獎勵64.8萬元。
近日,該公司對2020年技術創新進行了初評,來自生產區隊、部門共計92項成果參評,有部分成果獲得了國家專利,還有些正在申報,2021年的主要科研項目共確定14項,其中包括定制化生產的現代智能分選、千米定向鉆及物探的實施、工作面回采率提升等方面。
據悉,僅單個400m超長工作面就可以多采出煤57萬噸、3-1煤區段煤柱由20m減為15m,每個工作面就可以多采4萬噸。公司每年的科技創新從節支降耗、資源回收等方面就可以增收數千萬元。(蘇偉 王冬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