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王璐)近年來,漢中市市場監管局以“四個最嚴”要求為遵循,嚴防嚴管嚴控食品安全風險,著力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轄區食品安全形勢穩定向好,連續多年未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群眾食品安全滿意率持續提升。
堅持問題導向,深入開展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排查。近年來,漢中市市場監管局堅持一年一個主題,將既往階段性“運動式”治理升級為制度性長效治理,全面排查梳理食品安全風險隱患并完善防控措施。每年保障食品抽檢經費逾千萬元,年食品監督抽檢每千人4份,問題發現率保持在4%以上,不合格食品全部依法嚴格進行處置。扎實開展食品安全領域“三大提升”行動,排查梳理風險隱患117條,提出防控措施236條,匯編防控手冊指導基層開展工作。重拳打擊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機構改革以來共查辦食品安全違法案件975件,移送涉刑案件16件,發布典型案例6期29件,震懾警示和教育引導作用發揮明顯。
創新監管手段,著力破解食品安全風險防控難點。近年來,漢中市市場監管局積極探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實現對學校食堂食品安全的在線實時監控。全面推進信息公開,近三年對外發布食品行政處罰信息425件,抽檢信息375期,“雙隨機”檢查結果120條,食品安全預警提示53期,成功處置384件網絡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和輿情。2020年,探索實施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及壓力測試項目,匯總分析食品安全大數據20多萬條,探索實施全環節食品企業風險動態評級、風險清單告知、風險警示、食品安全風險地圖等措施,實現食品安全風險閉環管理。
示范引領帶動,構建食品安全風險群防群治格局。先后建成鎮巴、佛坪、略陽3個省級食品安全示范縣和80個省級示范化基層所,建成食品安全示范街區36條。探索推進“互聯網+明廚亮灶”,全市中小學食堂“明廚亮灶”率達100%。創新開展保健品“三無”(無欺詐消費、無虛假夸大宣傳、無傳銷)社區(村)創建,命名“三無”社區(村)50個。在全省率先制定公筷公勺分餐規范地方標準,全面推廣網絡訂餐“食安封簽”“無接觸配送”制度。全市投入以獎代補資金500余萬元,引導和撬動4262戶食品生產經營、“三小”單位改造提升。建成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和陜西省茶葉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成功創建陜西省首家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科普基地。強化食品安全應急處置能力建設,連續5年舉辦食品安全應急演練,國務院食安辦、陜西省食安委2020年重大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在漢中成功舉辦。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