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有所需,必有所為;和美豐陽,志愿同行。
山陽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響應省、市委文明辦以文明好行為助力疫情防控的號召,及時發出文明實踐倡議書,發布“紅馬甲在線”志愿服務活動招募令,山陽廣大志愿者聞令而動、挺身而出,大力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精神,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用實際行動為打贏全縣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的力量。
黨員志愿者閃耀第一線
近日,一條310余名黨員到疫情一線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信息傳遍了山陽縣城的大街小巷,里面有鄉鎮干部、醫務人員公安干警、城管人員等,不同的面孔,不一樣的職業,但他們擁有共同的身份——黨員志愿者。
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的精心組織和各部門的傾力支持下,山陽縣廣大黨員志愿者積極響應、踴躍報名,每個需要幫助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們奔跑著的身影。高壩衛生院護士張雪始終堅守疫苗接種的第一線,輕傷不下火線。而她的丈夫高壩派出所輔警南洲也堅守在高速路口疫情防控最前線。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越是艱險越要站到疫情防控最前線。一封封請戰書,一個個紅手印,一份份愛心捐款,彰顯了黨員先鋒模范本色,踐行著黨員干部的職責與使命。全縣310余名黨員在疫情一線扎實開展疫情監測、執勤值守、信息報送、困難幫扶等工作,有力發揮了示范引領作用。
黨員志愿者身體力行在前、排查走訪在前、宣傳引導在前、服務幫扶在前,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一線高高飄揚。
社區志愿者織牢防護網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
山陽縣第一時間向城區47個單位自管小區、30個社會化物業小區和10個“三無”小區選派了87名第一書記,261名工作隊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共同織牢織密疫情防控網。 在社區防控現場,志愿者們協助有關部門和居委會、村委會等基層組織,落實防控措施,做好疫情信息收集、人員隔離、秩序維護等工作。
針對隔離人員日常物品采辦難、隔離點工作人員外出不便的現狀,山陽團縣委組建“志愿代辦”青年志愿者服務隊,開展“你下單、我跑腿”志愿服務。根據根據物資清單,采購,及時送貨上門,滿足隔離群眾日常生活需求,用貼心、暖心的服務解決隔離群眾的生活需求,緩解隔離人員焦慮情緒,讓群眾更加堅定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是社區志愿服務的重要力量。縣愛心志愿者協會會長王力主動組成防疫志愿服務隊伍,奔赴城區各居民小區,第一時間為群眾提供志愿服務,助力疫情防控。一群身著“紅馬甲”、手戴紅袖章的志愿者們,依托“連心小喇叭”,走上大街小巷,走進村前屋后,用最熟悉的方言,不斷推送疫情的新聞資訊以及科學防疫知識,織起一張張最接地氣的疫情宣傳防護網。
專業志愿者撒播新希望
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發布緊急招募令,有醫護技能、心理援助、應急救援專業技能的志愿者積極報名,協助有關職能部門和村(社區)等就近就便開展志愿服務。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曹敏莉,是縣城一家心理咨詢室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12月31日上午,她接到一個熱線來電,對方很焦慮,說自己返鄉隔離人員,總是懷疑自己會被感染,曹敏莉對他進行心理疏導,提供專業的心理咨詢志愿服務。
“運用心理學知識幫助他們,教一些自我放松調節方法,提高壓力管理和應對能力。”曹敏莉講到,用所學知識助力疫情防控,覺得很自豪。
“喂!喂!各位鄉黨請注意,聽我把防疫形勢說仔細”……為鼓舞士氣,縣文藝志愿者在很短的時間內,編排了一大批抗疫歌曲、快板、舞蹈、順口溜、三句半等形式多樣的疫情防控文藝作品,利用縣融媒體中心抖音號和農村“大喇叭”進行播放,凝聚起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衛生系統志愿者們在對自身進行安全防護后,帶著專業消毒彌霧器,深入到縣城大街小巷、城市路口等防疫一線進行全方位消毒,確保消毒無死角、防疫不漏地。
愛心志愿者情暖豐陽城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山陽廣大愛心志愿者紛紛展所長,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志愿者內涵,成為一線防疫的堅強后盾。
玉霞米線是城關南后街一家小砂鍋店,經營者陳磊連續幾天為駐守在水陽高速等卡點的城關干部、醫務人員和公安干警送去可口的飯菜。“能夠給他們送飯,我感覺很光榮,是我們老百姓對抗疫人員的感謝和敬意,希望能為山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綿薄之力。”陳磊說。
十里街辦愛心人士王嬴匆匆來到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為“疫”線工作人員捐贈1000個醫用愛心口罩。他表示,作為一名志愿者,愿意把自己的愛心化為行動,去關愛社會上的每一個需要得到幫助的人。
在縣委統戰部、工商聯和紅十字會的號召下,各基層商會和眾多愛心企業積極籌措資金,慷慨解囊、雪中送炭,為全縣防控一線送去101.7萬元的防疫物資和生活慰問品,以實際行動支持和參與抗疫工作。
“抗擊疫情不僅僅是政府的責任,也是每一個愛心企業的責任,更是社會各界共同的責任,關鍵時刻,非常時期,能盡一點綿薄之力,我很開心!”多次為一線捐贈防疫物資的陜西昌盈實業有限公司經理白照鋒說。
越是危難關頭,越是安危與共、攜手并進。如果說,抗擊疫情是對山陽新時代文明實踐成果的一次檢驗,那么山陽廣大志愿者們必將交出戰勝疫情的完美答卷。(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通訊員 李軍)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