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落實好靖邊縣“1365”發展戰略,根據縣委、縣政府“一鎮一園”建設實施方案,席麻灣鎮黨委、鎮政府積極響應號召,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立足席麻灣的產業基礎和資源優勢,將養殖產業示范園確定為全鎮的“一鎮一園”項目,在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同時,帶動群眾持續增收。
在席麻灣鎮東高峁村,可以看到正在建設中的種牛養殖基地。
據介紹,該養殖產業示范園占地180畝,規劃總投資6000萬元,建設內容為10座標準化牛棚、飼草加工中心青貯池以及配套設施,種牛存欄最大規模為1000頭。目前已建成3座牛棚,種牛存欄為300頭。
2022年,靖邊縣政府下達席麻灣鎮“一鎮一園”資金共400萬元,主要用于青貯池建設,購買種牛和機械設備。目前,青貯池建設已完成,購買種牛和機械設備已完成招標,正在采購。
“席麻灣鎮種牛養殖場,是在以前三個村子的集體經濟的基礎上,追加投資376萬元進行機械購置和牛只采購建成的,去年一共采購了140多頭牛只。”席麻灣鎮人大主席武國柱介紹。過去,三個村子的養牛集體經濟規模小,養殖成本高,通過每個村子折股30萬,把三個村子的集體經濟集合起來,形成“一鎮一園”,實現降本增效。今年,該鎮繼續投資300多萬,進一步完善養殖機械,采購了190萬的種牛。
據悉,該基地按照“企地共建、聯村共建、特色發展、提質增效”的總體思路,采取“鎮集體經濟+村集體經濟+龍頭企業”的發展模式,由龍頭企業負責用地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和日常管理運營,鎮村集體經濟將種牛和機械托管給企業,按保底分紅的模式實現收益,收益用于進一步壯大鎮村集體經濟和帶貧益貧。
據介紹,養殖產業示范園著重發揮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以財政投入撬動社會資本,同時容納村集體經濟,整合資金與資源,實現專業化、規模化、品牌化養殖。二是發揮示范園在全鎮乃至周邊鄉鎮養牛產業的示范引領和輻射帶動作用,引領廣大養殖大戶和小農戶走科學養殖的路子。三是克服村集體經濟單打獨斗,產業規模小,養殖成本高,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
通過多方助力,席麻灣鎮養殖產業示范園在帶動產業發展的同時,帶著群眾干,讓資源流動起來,逐漸走出了一條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和村民致富的新路子。
東高峁村黨支部書記陳正娥說:“鎮上以企業帶動大家,讓村民共同致富,下的小牛崽我們給村民托付出去,共同養殖,給我們席麻灣鎮東高峁村帶來更大收益。”
東高峁村村民魏世紅說:“我就在這個村住著了,在種牛養殖場打工賺錢,養家糊口,第二方面學點經驗技術,希望牛場越辦越好。”
據介紹,下一步,該鎮將按照縣委、縣政府關于“一鎮一園”建設的有關要求,推動養殖業高質量發展,發揮好產業集群效應,做大做強種牛養殖優勢產業,助推鄉村振興、農民致富,為全縣“1365”戰略貢獻席麻灣力量。(通訊員 閆盤東 姬 靜 王譽然)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