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靖邊縣持續優化農業產業發展布局,立足資源稟賦和地域優勢,按照“市場所需、本地適宜”原則,大力發展優質高效特色農業。以精品果蔬、畜牧業生產、野生菌保育等產業為主攻方向,推動每個鄉鎮1至3個主導產業、迅速做大規模,積極探索發展“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特色農業產業,為實現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真正形成“一鎮一園”“一村一品”的優質高效農業發展格局。
端午假期,在靖邊縣,櫻桃正值成熟時季。席麻灣鎮大溝村的東茂家庭農場,今年已是第三年掛果,櫻桃供不應求。以目前30元每斤的單價計算,預計年收入可達百萬,櫻桃已成為大溝村農民致富的“搖錢樹”。
“下一步,我打算帶動周邊的村民種植櫻桃,讓每家每戶都能走上致富路。”東茂家庭農場負責人表示。
人常說櫻桃好吃樹難栽,但靖邊縣櫻桃種植已有了“靖邊經驗”,在紅墩界鎮,500畝的櫻桃也喜獲豐收。紅墩界鎮依托旅游資源,借助網絡直播和干部代言的宣傳方式,助力特色產業品牌化經營。
端午小長假期間,電話預約的客戶和采摘的游客紛至沓來。周子高一家人自然也忙碌了起來,一大早,他們便開始采摘分揀、裝盒售賣。小長假期間,周子高一家的櫻桃購銷兩旺,完全不愁賣,僅僅三天時間就賣出8000斤櫻桃。這一顆顆的紅櫻桃,成為周子高老人致富新希望。
農文旅融合讓傳統農業迎來蝶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無論是土壤還是氣候,靖邊都比較適合種植櫻桃,產出的櫻桃口感也較好,而且,靖邊縣的櫻桃5月下旬開始成熟,填補了櫻桃市場空白,因此村民們的櫻桃銷路都很好。
去年,靖邊縣種植的櫻桃,畝產量可達1500—3000斤,可產生經濟效益3000萬元以上,今年,櫻桃的品質有所提高,收入更是可觀,這讓農民實現了不出家門就能掙到錢的愿景。
“靖邊縣引導、支持各鄉鎮培育生態觀光、休閑康養、農業采摘等鄉村特色產業,夯實了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礎。”靖邊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李建紅介紹,今年,全縣計劃啟動十個“一鎮一園”建設項目,通過“一鎮一園”產業發展,讓鄉村經濟插上振興的翅膀。
在鎮靖鎮伙場坬村,正在修建10座108畝的大棚,大棚建成后,以種植外地引進品種普羅旺斯水果西紅柿和金香玉甜瓜為主導品種。在農業科技示范園區的30畝食用菌種植基地里,務工人員正在打理食用菌,年收入可達100萬元。
李建紅表示,接下來我們將重點扶持一批示范園、示范點建設,對發展好的企業、村集體經濟、合作社、農戶等實行“以獎代補”,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
櫻桃僅僅是靖邊縣特色果業發展的生動縮影,近年來,靖邊縣現代農業亮點紛呈、各放異彩,黃蒿界五合村的羊子產業吸引多家媒體宣傳報道,東坑蔬菜產業已經筑起富民路、龍洲鎮的萬畝山地蘋果發展勢頭強,農業發展“百花齊放”,浸潤著農耕文明的陜北大地,已成為當地現代特色農業發展的一片沃土。
目前,全縣建成瓜菜種植基地17萬畝,水果種植面積達13.646萬畝,水果年產量7.2萬噸,年總產值6.48億元。其中,特色產業規模已擴展到上萬畝,產業效益持續增長,在助農增收方面發揮了實實在在的作用。
一項項亮眼的數據,一個個產業的興起,是靖邊縣現代農業飛速發展的有力注解,勾勒出優勢特色產業繁榮興旺的壯美畫卷。如今,蘋果、桃子、葡萄、櫻桃等現代特色農業的蓬勃發展,已成為靖邊縣高質量發展的有力引擎和鄉村全面振興的產業棟梁,助推著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一步步變為現實。(記者 許鵬 通訊員 康偉 沈蕙 劉彩艷)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