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記者 蔣維博)8月23日上午,銅川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 “喜迎二十大,建功新銅川”系列新聞發布會。銅川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魏艇介紹近年來全市工業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圖為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介紹,十八大以來,銅川連續出臺工業促投資穩增長等政策,深入實施“雙百雙千”工程,煤、電、鋁、水泥四大傳統支柱產業發展態勢持續穩固,制定了航汽鋁、先進陶瓷、光電子等重點接續產業專項支持意見,建成了8個工業園區,鋁材加工、汽車制造、光電子集成電路、碳纖維新材料等現代產業異軍突起,工業經濟實現了平穩較快增長。
圖為冀東水泥日產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
十年來,銅川市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主動退出煤礦21處,去產能1178萬噸,關閉淘汰原銅川鋁廠16萬噸電解鋁產能,建成投產美鑫30萬噸電解鋁生產線,鞏固了關中最大電解鋁生產基地地位。采用世界一流技術工藝建成投產兩條全球領先的日產萬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冀東水泥成功創建為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再次確立了銅川市在全國水泥行業的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新興接續產業實現大跨越。聚焦“陜西制造 銅川配套”,率先推行重點產業“鏈長制”,以鏈條抓項目、優環境、興產業,開展國家級、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創建,著力構建從“傳統制造”到“現代智造”的工業新體系,落地建設了玲瓏年產1520萬套輪胎、漢德年產35萬根車橋、達美年產600萬只鋁輪轂等30多個汽車零部件項目;鋁型材、鋁板材、鋁線材等實現全覆蓋,鋁輪轂、鋁模板等終端產品不斷豐富。
聚焦“西安研發、銅川轉化”,超前布局光電子集成電路和碳纖維等高端前沿產業,建成了澳威激光、日月芯封測等12個光電芯片項目,銅川市被納入全省光子產業“追光計劃”;引進建成謝赫特曼諾貝爾獎(銅川)新型高強韌鎂合金生產線,填補了我省在3D打印鎂合金材料制備、工藝及技術開發方面的空白。落成首啟連續纖維智能化熱塑復合材料、天策年產50噸高性能瀝青基碳纖維兩個高科技材料項目,國內首臺套碳纖維連續熱塑成型設備來銅并試制成功,邁出了打造“中國碳谷”第一步。
“十四五”期間,銅川市將以規模化、高端化、綠色化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做優煤、電、鋁、水泥傳統產業,集聚壯大汽車制造、高端鋁材、集成電路、新材料等新興接續產業,加快推動工業兩化融合,努力實現工業經濟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奮力譜寫銅川工業高質量全面轉型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