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府谷縣建檔立卡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6702人,其中6432人參加了縣內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03人參加市內職工醫保、119人參加市外職工醫保,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100%參保。
為特困供養人員、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農村低收入人口共8423人提供參保資助233萬元。實現特殊人群100%參保資助。
一組組數字,振奮人心,這意味著,府谷縣在鄉村振興工作中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醫療保障成績單。
近年來,府谷縣圍繞緩解“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聚焦脫貧人口,聚焦特殊群體,聚焦群眾關切,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更加完善,覆蓋范圍持續擴大,群眾基本醫療需求得到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斷增強。
群眾看病有“底氣”
2019年,74歲的三道溝鎮陽灣村居民李棉蟲被確診為骨髓增質性腫瘤。三年間,花費醫療費用超過200萬元,這對于家庭條件并不寬裕的李棉蟲一家來說,無疑是一筆巨大的開支。幸運的是,該縣醫保為他報銷80%,極大地減輕了家庭經濟負擔。
府谷縣人民醫院醫保科主任張曉娥說:“這個患者常年輸血,住院次數比較多,每次過來需要輸10個單位至20個單位的血,每次費用大概2至3萬,通過基本醫保、大病救助,醫療救助以后,他們自己承擔的費用不到總費用的20%”。
“醫保政策幫了大忙,讓我得到了及時治療,也減輕了家庭負擔。”李棉蟲贊不絕口。
醫保政策的實施,讓群眾看病有了“底氣”,享受到實實在在的改革福利。
近年來,該縣通過醫療保障政策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實施傾斜政策,通過完善分類救助托底保障機制,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員、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等人群降低起付線,提高醫保比例和封頂線。截至8月底,已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住院報銷共計992人次,醫保報銷總額797.09萬元;已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門診慢特病報銷共計5672人次,醫保報銷總額238.2萬元。為每一位參保人,尤其是患病后出現經濟困難的群眾提供有溫度的服務,使醫保既暖心又暖情。
織牢健康 “保障網”
近年來,府谷聚焦“民之所望”,織牢健康 “保障網”。
45歲的木瓜鎮村民袁軍軍患有潰瘍性結腸炎。2012年至今,每年都需要住院治療兩次,還需要長期吃藥,每年治療費用近3萬元。他家里有4口人,兩個孩子還在上學,生活來源主要靠妻子打工維持,不僅承擔不起醫藥費,就連每人每年繳納的320元的醫保金都存在問題。得知情況后,民政部門將他納入低保戶范疇,縣醫保局為他家每人每年定額資助270元,他個人每年只需繳納50元,同時治療費報銷比例也上調到80%,給他解決了大問題。
像袁軍軍這樣得到參保資助的共有8423人。據了解,由縣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供養人員、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個人不繳費的個人參保繳費320元由醫療救助資金全額資助;由縣民政部門認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脫貧不穩定且納入民政和鄉村振興部門農村低收入人口監測范圍的個人繳納50元,剩余270元由醫療救助資金給予資助。2022年參保資助共233.29萬元。
該縣醫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做好“我為群眾做實事”活動,不斷優化經辦服務流程,大力推進醫保經辦服務下沉,積極構建三級醫保經辦服務體系,將醫保經辦服務延伸到基層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享受“零距離”一站式醫保服務。(記者 許鵬 通訊員 王永新)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