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在商洛市中心醫院驗光配鏡近視治療中心,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一起來驗光、配眼鏡。
在采訪中,眼鏡驗光師告訴記者,“開學這段時間,每天都有學生來驗光和配鏡,配鏡的數量要比平時多2成左右,配眼鏡群體中兒童青少年占大多數,除了有天生遺傳基因外,近視的孩子大多數還是和用眼過度、大量使用電子產品等不良用眼習慣有關。”
“開學后發現周圍戴起‘小眼鏡’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商洛市政協委員、洛南縣政協副主席馮紅英講說,“兒童青少年的自控力低和三年的疫情影響,導致近視率增加,且越來越低齡化了。”
兒童青少年近視是一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給孩子一雙明亮的眼睛,是全社會共同的期盼。馮紅英建議,將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工作、總體近視率和體質健康狀況納入政府績效考核,嚴禁地方政府片面以學生考試成績和學校升學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將視力健康納入國家義務教育質量監測評估體系,依法依規予以獎勵問責。建立兒童青少年智慧明眸護眼基地,從體驗、科普、服務、趣味四個方面入手,實現移動式科普,智能化視力檢測,矩陣式全網覆蓋,數字化近視干預。
同樣關注青少年視力問題的還有商南縣政協委員白世忠,他說“眼睛雖小,卻可以看見全世界,一個人一輩子80%多的信息都是靠眼睛來攝取的,做好兒童的近視防控是預防近視患病率高發的關鍵。”
白世忠建議,成立“預防青少年近視”工作領導小組,從良好的教學環境,減少作業量,加強用眼教育,堅持眼保健操制度,定期開展視力檢查,督促學生注意用眼衛生,培養孩子正確的用眼習慣,提供全面的營養等方面入手,多方合力,做好兒童近視的科學防控及健康教育工作。開展全國“愛眼日”活動,圍繞普及科學用眼知識,維護青少年視力健康等主題,開展各種各樣的咨詢、義診和宣傳教育等活動,設立青少年愛眼基金,為義務教育階段青少年定期檢查視力,做好用眼衛生指導,及時預防青少年近視,給青少年一個清晰的世界。
《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光明行動工作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建立兒童青少年視力健康監測數據庫,每年開展全國兒童青少年視力動態監測,努力實現縣(區)兒童青少年近視監測全覆蓋。
洛南縣政協委員趙志成建議,建立電子視力健康檔案系統,方便對比學生視力變化,便于老師家長了解孩子的視力健康狀態。設立青少年近視防控專項經費,在有條件的社區、學校設立防控試驗點,確定有資質的企業進行宣傳視力保護和視力篩查工作,增加電腦驗光檢查,確定重點干預對象,針對視力異常或可疑眼病的學生提出個性化防控措施。
“每天適當戶外活動,有助于延緩近視的發生發展。”趙志成說,“要培養激發孩子的興趣愛好,讓兒童青少年走向社區公園、綠地等,組織‘目’浴陽光,情系社會趣味戶外活動,以幫助兒童青少年‘看見未來’。(實習記者 寇靜 記者 王斌)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