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澗縣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以市場主體的需求為導向,以企業和群眾的滿意度為標準,扎實開展項目審批提速、企業服務提質、政務服務提標、監管執法提效四大行動,著力破解群眾反映強烈的“痛點”“難點”“堵點”問題,全力打造“清快辦”營商環境品牌,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前三季度,全縣新增市場主體895個,同比增長10.77%;簽約招商引資項目19個,總引資額28.29億元,到位資金12.31億元;營商環境綜合考評進入全市第一方陣。
一、優化流程,在項目審批上提速。一是從企業群眾辦事角度出發,按照“能減則減、能合則合、能放則放”的原則,大力推行“容缺+承諾制”“紅藍章”“AB崗”等制度,開展規劃審批“清單化”審查,全面啟用了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平臺,實現“線上一網、線下一窗”辦理。二是制定發布項目審批事項清單,深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全流程審批時限壓減。資源規劃部門土地組件時限和政府審查上報時限壓縮至10個工作日內,林業部門林地初審上報時限壓縮至7個工作日內,電力部門160千伏安及以下小微企業全過程辦電時限壓縮至12個工作日內,實現一般企業投資項目全流程審批“最多90天”。三是全面優化規范項目審批部門設置,組建成立“項目審批專區”,配齊項目審批業務骨干,合理簡化審批流程,有效促進聯審聯批、并聯審批、承諾制審批任務落實。四是成立重點項目要素保障專班,按照“一個項目、一個專班”的工作機制,對全縣82個重點項目逐項建立工作臺賬,定期召開項目要素保障調度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為項目企業提供“管家式”服務。
二、精準施策,在服務企業上提質。一是實施“企業開辦綜合專窗”改革,將企業開辦流程由原來7個環節壓減至1個環節,將原來所需的34件材料精簡至11件,企業開辦實現一窗受理,一個工作日辦結。二是制定出臺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14個方面37條措施,針對現有87戶“五上”企業,“一對一”建立縣級領導包抓、縣直部門包聯制度,組建入企服務專班,打好“降、免、退、緩、貸”組合拳,助力企業降低生產、運營、銷售、物流成本,使企業走出困境、擴大產能,帶動就業、提質增效。三是政務“店小二”、“稅務管家”等主動上門為商戶、涉農民營企業辦理各類審批和納稅服務,服務企業更精準、更有溫度。四是推進“政銀企”常態化高效銜接,積極引導金融機構聚焦鄉村振興、基礎設施建設、社會事業發展等領域,不斷擴大信貸投放,破解企業融資難題,全力服務實體經濟。五是針對現有中小企業,建立小升規、個改企等“五上”企業培育庫,落實“一企一策”幫扶措施,分階段進行幫扶培育。截至目前,全縣新培育入庫“五上”企業13戶。
三、聚焦質效,在政務服務上提標。一是制定與市級統一的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實現“一張清單管全縣”,辦事流程、責任單位、責任人員、辦理時限一目了然。編制了標準化工作規程和辦事指南,建立“一件事”清單化管理和動態更新機制。目前,全縣已進駐政務服務部門35家、工作人員160余名,政務服務事項1946項,基本實現了“應進必進、應進盡進”。二是制定出臺了《清澗縣政務服務導辦、幫辦代辦服務制度》,設置了辦事引導員、導稅員和幫辦、代辦隊伍,從制度層面規范提升政務水平,特別是對老弱病殘和其他特殊群體等市場主體開展主動上門服務,全程幫辦代辦。破解行政審批手續繁、效率低等問題,加快了“網上辦”“掌上辦”“自助辦”辦事進程,清單事項90%以上網上辦。三是創新建立深入推進“幫辦代辦+局長專窗+體驗官+回訪”閉環政務服務模式,切實解決群眾辦事“多頭跑、來回跑、多次跑”等問題,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1-10月份,累計幫辦代辦事項103件;通過“局長專窗”辦理事項18件。四是對低風險食品經營許可類、小餐飲經營許可類等多個企業開辦審批事項開展“遠程踏勘”,踏勘效率提高50%以上,服務提質增效成果顯著,得到了辦事企業和群眾的一致好評。
四、建章立制,在監管執法上提效。一是在政府門戶網站公開涉企收費目錄,重點強化對擅自提高收費標準、增加收費頻次等價格違法行為的監督檢查。二是充分發揮“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機制作用,制定了《市場監管領域部門聯合“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實施辦法》,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工作部門全覆蓋,跨部門聯合“雙隨機”監管常態化。三是重新制定《市場職責邊界清單》,嚴格落實市場監管領域首次輕微違法行為免罰清單和“首違不罰”原則,強化重點領域監管,讓監管執法有效率更有溫度。四是在市場監管領域推行行政審批信用報表代替承諾制度,按照《信用分級分類監管制度》對信用良好、合法合規企業辦理業務時開放“先證后核”,通過遠程承諾等方式減輕企業負擔,提升審批效率。五是加強營商環境投訴線索移交與信息聯動,嚴肅查處“庸懶散”“等上會”“吃拿卡要”等行為,特別對個別以權謀私、失職瀆職破壞營商環境的干部嚴肅追責、公開曝光,以作風建設全力推動營商環境全面優化。(記者 許鵬)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