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白繼元 記者 許鵬)9月11日,塞上環保世紀行采訪團走進榆陽區小紀汗百萬畝樟子松示范基地,探尋榆陽的綠色奇跡。眼前展現的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在這片林海之中,榆陽區依托林業碳匯的持續發展,展現出了令人矚目的生態變革,不僅讓環境煥發出新的生機,更為這片土地賦予了巨大的經濟價值。
近年來,在碳達峰和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榆陽區委、區政府堅定地選擇了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道路。緊密圍繞“雙碳”目標,積極開辟林業碳匯的新路徑,并大力推動企業自主營造碳匯林。
為了擴大林草面積和提升碳匯增量,全區已經營造了130萬畝的喬木林,預計第一個計入期將產生533.2萬噸的碳匯量,相當于帶來了約5.3億元的經濟效益。資料顯示,樹木每生長出1立方米的蓄積量,就能吸收1.83噸的二氧化碳。因此,增加森林碳匯是推進碳達峰和碳中和的重要策略之一。
榆陽區按照“十四五”規劃的目標任務,依據全域生態建設的總體布局,大力實施六大工程,包括區域景觀綠化、林地修復提質、鄉村生態宜居、林草產業培育、森林資源管護以及礦區生態修復。聚焦“四區一中心”,科學布局并組織實施區域性系統治理示范項目,每年完成營造林30萬畝,生態廊道建設100公里,綠化美化100余處,穩步推動身邊的增綠增匯。
同時,榆陽區深入開展企地合作碳匯林建設,40余家能耗和排碳企業積極參與生態治理和修復,有效提升了蓄積量、生長量和碳匯量。為了鞏固林草質量并聚力碳匯增效,榆陽區通過優化林分結構,增加喬木種植比例,并啟動了碳匯林建設工程計劃。
此外,榆陽區還積極探索碳匯交易,打通變現通道。制定了《榆陽區林業碳票管理辦法(試行)》,與榆林農商行簽訂碳金融合作協議,并組建碳匯金融服務中心。同時,完成了四個片區森林碳匯儲量的評估測定,為開展碳匯交易奠定了基礎。
2023年5月31日,榆陽區還與中海油電力投資有限公司簽訂了林業碳匯交易合作協議,成功交易了20萬噸林業碳匯量,交易額達1000萬元。
榆陽區林業局副局長張生平表示,未來,他們將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的理念,借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進一步探索完善林業碳匯生態惠民的發展模式,發揮積極示范引領作用。繼續努力增加綠色空間、提升碳匯能力、推進碳交易,以實現生態與經濟的雙重效益。
榆林作為全國首批碳達峰試點市,榆陽作為全市乃至全省碳匯林業試點區。進一步探索完善林業碳匯生態惠民的發展模式,為全市破解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難題起到積極示范引領作用。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