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實習記者 白小芳 記者 賀鵬飛 通訊員 徐志全)九月金風送舒爽,豐收場景美如畫。9月23日,吳起縣長征廣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百姓喜聞樂見的歌舞活動與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展示活動引人駐足,處處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與希望。
當天,吳起縣舉辦以“學用‘千萬工程’ 禮贊豐收中國”為主題的2024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在活動現場中心的舞臺上,大家載歌載舞地迎接盛會,慶祝豐收。廣場兩側來自全縣9個鄉鎮和部分農業企業精心打造的原生態、高品質農特產品展區成為最大亮點,吸引著八方來客的目光。金黃的谷穗、碩大的南瓜、鮮亮的蘋果、飽滿的玉米……每一份農產品都承載著農民的辛勤與汗水,也見證了“三農”政策帶來的喜人變化。
52名新農人成為“三農”生力軍
“今天能獲獎我特別高興,也是對我的鞭策。這幾年我主要種植火龍果,每年收入都在10萬元以上,同時還種植了葡萄、蟠棗等水果。今后,我會繼續在‘三農’領域發光發熱,貢獻自己的微博力量。”五谷城鎮五谷城村村民梁志宏說道。本次農民豐收節,梁志宏還榮獲“十佳最美科技推廣員”榮譽。
本次農民豐收節,吳起縣對李明高、張彥虎等 12名“種植能手”,張彥飛、李樹江等10名“產業致富標兵”,劉景雄、李勇等10名“十佳高素質農民”,韓金成、王碩、梁志宏等20名“十佳最美科技推廣員”進行了表彰獎勵。受到表彰獎勵的52名新農人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榜樣的力量,演繹了謀發展、促“三農”的平凡故事,彰顯了吳起新農人的奮斗風采、實干力量。
100萬元獎勵新型經營主體
“我公司今年投資了1600多萬,在長城鎮種植了四千多畝訂單辣椒,從經濟效益目前來看,已經突破了吳起縣歷史的最高經濟價值,每戶每畝純收入在1.5萬元以上。同時我們和韓國企業簽訂了長期供銷合同,其中訂單色素辣椒已經賣出國門,走向國際。”內蒙古綠亨西部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說道。他表示,下一步將不斷延伸產業鏈條,以暖棚、四季棚、冷棚三結合,在長城鎮打造一個四季蔬菜種植園區,同時將在長城鎮建造一個銷售交易儲存物流的一個市場,讓當地的農特產品走向多元化的經營模式。
近年來,吳起縣上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全面構建“3+3+X”產業體系,縱深推進農村產業革命,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競相發展,在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提升農業產業“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增加農民收入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本次農民豐收節上,吳起縣按照蘋果類、畜牧類、種植業類分別進行了評星定級,最終評定出規范化水平高、經營服務好、帶動能力強的吳起大黃牛生態肉牛養殖有限公司等65家星級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予以表彰獎勵,獎金總額為100萬元。
60余種農特產品走俏市場
截至目前,長官廟鎮共發展果園1.4萬畝,推廣水肥一體化400畝,試點發展富硒蘋果50畝。先后引進袖珍、短富、長富、煙富、黃元帥等十幾個品種。2023年,全鎮掛果面積突破7500畝,產果600萬斤,人均增收2500元。今年,全鎮掛果園面積達到了8000畝,預計產果640萬斤,綜合效益持續提升。
近年來,吳起縣周灣鎮立足自然資源稟賦,搶抓建設國家級現代農業園區的政策機遇,積極發揮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示范帶動作用,大力引進、推廣先進技術和優良品種,加快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現代化發展,推動設施棚栽業升級提檔、現代種植業擴規提效、舍飼養殖業增量提質,培育了貝貝南瓜、火龍果、胡蘿卜、肉牛、山羊等一批綠色、健康、營養的名優農產品,本次展出的4大類70余種農特產品深受市場和消費者青睞。
與此同時,周灣鎮堅持市場化服務導向,建成小雜糧加工廠、農產品交易市場、電商運營中心各1處,配套保鮮庫3處、儲量達500噸,推動產業鏈條延伸。
同樣在五谷城鎮展位,展臺上五谷雜糧琳瑯滿目,該展位分別為特色雜糧區、精品蔬果區、亮點畜牧區以及熟食品嘗區。該鎮鎮長雷曉勇介紹說,“本次展覽共有糜、谷、油、豆、蕎五大類21余種產品,特別是鎮富硒小米色澤鮮亮、顆粒飽滿,營養豐富,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與此同時“七妹”兔系列熟食產品在本次展覽中銷售異常火爆,4個小時兔系列4種產品共銷售400余件,銷售金額達28000余元。”
據了解,2024年上半年,全縣完成農林牧漁總產值4.58億元,一產增速4.3%,位居全市第二,糧食種植面積超計劃完成,31.2萬畝糧食豐收在望,全縣農業農村工作取得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