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千陽縣政協組織部分政協委員圍繞“高品質縣城建設”開展建言獻策活動。與會同志緊扣核心、暢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有深度、有高度、有溫度的意見建議,做到了小切口、有新意、能落地,大家的發言觀點鮮明、重點突出、措施精準。
“千陽有其獨特的文化符號,如‘三賢’燕伋、郭欽、段秀實,望魯臺、千湖國家濕地公園等旅游勝地,西秦刺繡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堅持整合資源、質量為先的理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進一步增強文化軟實力和縣城吸引力。”市政協委員、縣政協常委李立剛建議要持續提升縣城文化品位。
縣政協委員、縣行政審批服務局副局長楊永亮聚焦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群眾幸福感,建議要堅持拆遷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對年代久遠能代表地域特色、體現時代風貌的民居進行微改造、微開發,建設民俗街、商業圈,實現宜居和宜游雙贏。
“醫養結合發展是增強縣城功能,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十分關鍵的著力點和落腳點。要綜合考慮區域內服務資源、服務半徑、服務人口以及城鎮化、老齡化、人口流動遷移等因素,將養老與衛生服務機構統籌規劃、毗鄰建設、簽約合作,大力推進醫養融合發展、優化提升服務質效”,縣政協委員、縣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護士長張芳萍提出了針對性很強的建議。
縣政協委員、縣好育佳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永利著眼于智慧城市建設,給出了“要強化大數據技術推廣和應用,捕捉城市交通、環境質量、人口分布、能源消耗等方面實時數據,掌握城市總體運行狀況,及時發現并解決存在的問題,不斷提升縣城治理的效率和精準度”等方案。
“要立足生態立城、秀水養城、森林護城的自然優勢,統籌交通區位、山水布局、地理人文、產業發展等元素,培育夜間經濟區、建設特色街區、做靚千陽名吃,著力打造5A級水韻新城。”縣政協委員、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王萍的建議緊貼千陽發展實際。
千陽縣政協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緊緊圍繞“品質立城、產業興城、秀水養城、森林護城”四城建設戰略,經常調研,精準建言,全方位助力建設韌性宜居“好城區”、完整共享“好社區”、幸福安全“好小區”、人民滿意“好房子”。(記者 劉楠 通訊員 屈建兵)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