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業是最基本的民生,穩住就業就穩住了最大的民生。今年以來,府谷縣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從就業平臺搭建、就業崗位拓展、市場主體穩崗、技能人才培訓、重點群體幫扶等方面加強服務、細化措施,有效破解“就業難”“用工缺”供需困局,全力以赴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2024年,府谷縣完成新增城鎮就業3491人,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987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93人。
搭平臺優服務——
提升求職招聘“匹配度”
為暢通求職招聘渠道,促進人崗精準匹配,府谷縣創新就業服務模式,多渠道搭建招聘與應聘雙向交流平臺,常態化開展就業政策宣講、就業指導、專場招聘會等各類公共就業服務活動。
該縣以社區服務為載體,將就業服務末梢直達社區,共建成6個就業服務驛站、1個線下零工市場以及“愛府谷—零工市場”線上專欄,為求職者提供“家門口”就業政策指導及崗位推薦等服務。持續推廣“秦云就業”,開發府谷縣公共就業服務信息平臺,共注冊企業3917家,關注人數19.1萬人。
拓渠道密協作——
提升就業創業“靈活度”
為了拓寬就業渠道,府谷縣實施“企業用工消化一批、政策招考吸收一批、鼓勵創業帶動一批”行動,并依托工礦企業眾多的優勢,聚焦企業群眾需求,堅持面向重點項目、面向產業園區,引導“五上企業”充分釋放就業崗位,政府配套做好企業用工服務保障。
該縣還充分發揮政策性崗位對待業人員的吸納作用,加強與組織、教育、民政、財政等部門的對接協調,全力做好公務員、事業單位招聘和人才引進等政策性崗位招錄。同時,加大高校畢業生創業扶持力度,落實創業擔保貸款扶持政策,充分發揮創業擔保貸款助創業、促就業作用。
育主體給政策——
提升企業釋崗“活躍度”
府谷縣聚焦助企紓困,以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降低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成本,持續擦亮“陜西省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區”招牌。積極落實社會保險費用減免、穩崗返還等政策,為企業減輕負擔,助力企業穩定發展。同時,持續開展并加大勞務品牌創建、宣傳推廣力度,擬認定“府谷剪紙人”“府州智慧養老”為縣級勞務品牌。
府谷縣圍繞企業轉型升級、降低運行成本等方面,出臺了民營經濟惠企措施“13條”,全面支持、服務、引導全縣民營經濟邁上高質量發展新臺階。發揮創業帶動就業乘數效應,已認定創業孵化基地2家,打造1個縣級、12個鎮級標準化創業中心,形成以標準化創業中心為圓心,通過一系列創業幫扶支持政策不斷向外輻射的良好創新創業環境。
強技能送培訓——
提升人崗相適“契合度”
府谷縣緊貼市場需求和勞動力實際,制定職業技能培訓、創新創業培訓工作方案,推動企業與培訓機構合作開展定向培訓。堅持“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致富一戶”目標,依托市場產業需求,開展電工、茶藝師等市場緊缺急需工種技能培訓。嚴格督導培訓機構按照各類技能、工種的特點和需求,設計科學合理的課程體系和教學方法,同時引導企業和社會組織共同參與,為學員提供實習實訓機會和創業指導服務。
此外,該縣還建立健全評估反饋機制,及時了解培訓效果,不斷優化培訓方案,確保培訓質量。堅持以賽促訓,開展保育專業等各類技能大賽,進一步強化技能培訓效果。開展“創新創業人才訓練營”活動,對未就業且有就業創業意愿的高校畢業生進行創業培訓。
抓幫扶施良策——
提升重點群體“滿意度”
府谷縣加強對脫貧人口、殘疾人等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力度,統籌用好就業幫扶車間、挖掘崗位安置就業,對就業困難群體實施重點援助,兜牢民生底線。聚焦城鄉失業人員、返鄉創業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通過創業政策扶持、參加就業見習等措施精準幫扶就業。
同時,該縣還依托駐府企業、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開發勞務派遣聘用崗位增加就業。通過出政策、建平臺,積極與縣內企事業單位溝通對接,幫助有就業能力的殘疾人穩定就業。實施“政府購買服務”項目,幫扶生活困難殘疾人發展養殖業,并負責后期銷售工作,做到了救助從“保生存”到“保就業增收”的轉變。(記者 許鵬 通訊員 趙富裕)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