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興華 雷湘萍 趙永強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作出戰略部署,要求健全黨的統一領導、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監督體系,完善權力監督制約機制,以黨內監督為主導,促進各類監督貫通協調,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一、當前國有企業監督工作面臨的問題
構建高效完善的監督體系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企業治理不可或缺的一環。近年來,從查處的國有企業違紀違法案件中看出,監督缺位、違規運行是導致國有企業腐敗的重要原因之一。綜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原因: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以效益為中心”是部分國有企業的核心理念,有的國有企業只重視生產經營效益而忽略監督,認為監督不僅不能創造效益,反而制約企業發展,從而弱化監督部門職能。有的國有企業領導人認為監督就是對自己不信任,就是給自己或團隊找毛病、“上眼藥”。
(二)監督資源分散
受職能相互掣肘影響,一些國有企業存在職能部門之間、上下級單位之間溝通少、協同少、聯動少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在監督力量統籌方面孤軍作戰的情形比比皆是,各專業路之間優勢互補、協調推進的優勢未能發揮。
(三)監督力量薄弱
隨著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減員增效成為國有企業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舉措。但一些企業借此弱化、淡化監督力量,減少監督崗位人員,削弱監督部門職責,忽視內部監督隊伍建設等現象時有發生。
(四)監督方法傳統
目前大多數國有企業仍采用到現場、查資料、訪談等傳統方式進行監督,效率低、隨意性大等弊端明顯,與現代企業先進的數字化、信息化管理方式等極不適應,缺乏相應規范性、科學性舉措。
(五)考核機制不完善
監督考核機制缺乏、礙于情面、怕影響業績等想法,制約著監督工作有效開展,監督工作不嚴肅、監督人員不作為、監督成果不共享等情況普遍存在。
二、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構建“大監督”體系探索
當前,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構建新形勢下國有企業“大監督”格局,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是新時代監督工作需要探索的重大課題。
(一)構建“大監督”體系的工作思路
建立“大監督”體系,整合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審計、巡視巡察、內控等各職能監督資源,建立各監督主體間成果共享、意見反饋機制,加強業務溝通和協調,形成監督工作的整體協調和有機閉環,是增強監督成效的必然趨勢。
(二)構建“大監督”體系的基本路徑
以建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完整、責任落實”的立體式監督格局,形成“三張網、四個點、五條線”的“大監督”體系,是我們有力推進國有企業監督工作體系建設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三)構建“大監督”體系的方法探析
1、強化“三道防線”監督責任,護航全過程監督。壓實基層單位“第一道防線”業務監督。發揮基層單位專業化優勢和關口作用,把反腐敗防線前移,緊盯重點領域核心崗位和業務流程關鍵環節,最大程度識別和防范風險。壓實職能部門“第二道防線”職能監督。監督職能管理部門既加強對本部門的監督,又強化對本系統的監督,確保其履行好職責范圍內業務管理和監督雙重職責。壓實巡視巡察、審計、紀檢監察“第三道防線”專責監督。突出國有企業巡視巡察政治監督定位,形成震懾,推動改革、促進發展;突出審計“經濟體檢”職責定位,揭示業務運行中的各類問題和風險隱患,守住資金安全“底線”;突出紀檢監察機構專責監督作用,對前兩道防線管理監督措施和效果進行監督,實現監督的再監督。
2、突出“四個環節”重點監督,實現管理環節上的全覆蓋。突出政治監督,把政治監督放在首要位置,強化對貫徹落實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踐行“兩個維護”情況的監督。突出制度監督,強化對業務管理制度和法律、合規、內控、風險管理體系等全過程的監督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堵塞漏洞。突出選人用人監督,緊盯國有企業“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樹立“選人用人”正確導向。突出重要事項監督,堅持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強化對“三重一大”、工程建設、物資采購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資產聚集的部門和崗位的監督,提前化解風險。
3、建立健全“五項機制”,增強監督權威性和執行力。健全日常溝通機制。建立“大監督”體系協調工作小組會議機制,強化“三道防線”各監督主體之間的主動溝通對接,協調解決推動問題整改。健全協作配合機制。強化各監督主體之間配合,運用互聯網、“數字+”等技術手段,建立風險提示和疑似問題預警聯合處置機制,推動風險防控由事后發現向事前、事中防范轉變。健全成果共享機制。對可能影響國有企業經營發展的重大風險深入分析,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對普遍性、系統性問題,聯合開展專項整治加以施治。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健全完善問題線索移交和督辦機制,對涉及違規違紀違法問題及時查辦和督辦,定期通報有關情況。健全考核評價機制。建立“三道防線”考評機制和問責機制,強化監督閉環管理,推動監督責任有效落實。
總之,國有企業要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創新監督機制,盡快形成以黨內監督為主導,各類監督主體統籌協調的“大監督”格局,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集團寶石管業有限公司)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