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謝昊天
7月24日傍晚,平原暑氣未消,而秦嶺深處的漢中市佛坪縣袁家莊街道王家灣村已是一片清涼。
地處秦嶺南麓的漢中市佛坪縣,森林覆蓋率高達91.19%,負氧離子豐沛,年均空氣優良天數超360天,享有“秦嶺綠肺”的美譽。盛夏時節,平均氣溫僅22℃的天然清涼,更是其獨特的“金字招牌”。近年來,佛坪縣錨定“生態立縣”戰略,積極探索將得天獨厚的“綠水青山”轉化為實實在在的“金山銀山”。
2020年,經省政府批準、省發改委立項,在佛坪縣建設秦嶺大熊貓佛坪救護繁育研究基地。該基地作為陜西省秦嶺大熊貓保護“一公園、兩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大熊貓救護、繁育、科研的重任,也成為吸引游客的“流量密碼”。基地工作人員張寧介紹說,今年暑期以來,日均接待游客約1500人次。
佛坪的魅力遠不止于國寶。村里的夜生活豐富多彩,“有‘袁’相聚王家灣”第三屆草地星空音樂季正火熱上演,游客圍坐在綠地上,啤酒燒烤香氣四溢,歡聲笑語伴著音樂流淌;晚上9點,璀璨奪目的打鐵花表演準時開場,引來無數鏡頭聚焦。住進特色民宿、聆聽山間音樂、品味非遺、跳起篝火舞……佛坪的“夏日經濟”在清涼夜色中持續釋放著熱度。
佛坪縣袁家莊街道辦事處黨工委書記尚鵬介紹說,7月11日,第三屆草地星空音樂季開幕當天,接待游客6800多人,創下單日新高。
游客為何愿意來、愿意留下來?尚鵬道出了“人氣”背后的邏輯:依托無可比擬的生態本底,王家灣村堅定走農商旅融合之路。這里不僅有大熊貓引流,還有涼爽的氣候、便捷的交通,憑借木工學堂、9D環幕影院、篝火晚會等豐富的體驗和不斷提升的接待能力,成功“留客”又“聚客”。網絡推廣的助力,更讓這個秦嶺小村聲名遠播。
經過近三年的發展,王家灣村接待能力逐步提升,高端民宿從2家發展到11家,可提供近300張中高端床鋪,農家樂從2家發展到7家,小餐飲店也發展到了6家。
讓“涼資源”真正轉化為惠民“熱產業”。如今,王家灣村已成為佛坪旅游的網紅打卡地,近兩年旅游綜合收入突破500萬元。它的蝶變,是佛坪縣通過“熊貓引客、清涼留客、夜經濟聚客”模式推進旅游產業升級的一個生動縮影。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