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環繞的露天音樂臺聆聽音樂會,已經成為南京民眾的新民俗。 黃昱東 攝
中新網南京9月14日電(記者申冉)一年一度的南京森林音樂會自中秋夜在中山陵音樂臺拉開帷幕,飲譽世界的中國知名指揮家、作曲家音樂人譚盾率領國內外的優秀樂團和樂人,上演連場精彩表演。
著名中國指揮家譚盾帶來了自己的新作。 黃昱東 攝
13日夜,已有80余年歷史的南京中山陵音樂臺具有絕佳視聽效果的露天劇場,被森林環繞,現場特別設置的“超級月亮”燈光秀與空中的圓月相映成輝,令當晚的演出尚未開場,就引人入勝。
蘇州交響樂團在譚盾的指揮棒下,以一曲燦爛輝煌的《節日慶典70》拉開了南京森林音樂會的序幕。
據譚盾介紹,這首樂曲是他受南京森林音樂會的特別邀請,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而進行世界首演的作品,“中華文化一直是我的靈感之源,這首曲子是我特意為心中的中國創作的。”
世界知名低音提琴演奏家斯圖亞特·湯姆森以精湛的演奏折服了現場聽眾。 黃昱東 攝
這首樂曲氣勢雄偉、磅礴,音色壯觀、優美,充分發揮和展現了西方音樂的特點,又將優美的中國旋律與流暢的節奏融合得天衣無縫,同時不失獨特而創新的譚盾之風。
低音提琴協奏曲《狼圖騰》是本場音樂會的一大亮點,譚盾在這部作品中一如既往地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關注。
在這首協奏曲中,世界知名低音提琴演奏家斯圖亞特·湯姆森的精湛演出令人嘆為觀止,他用拋弓技巧模仿狼奔跑的聲音,大跳音程展現狼群搏斗的場景,將低音提琴的演奏技法拓展至新的極限。在他的演奏下,草原的蒼茫與狼的野性讓人心潮澎湃,特別加入的內蒙古民歌旋律,又潛藏著催人淚下的柔情。
美妙的音樂與清新的自然環境和諧融合。 黃昱東 攝
本場音樂會,還特別根據露天森林音樂場的特點,邀請了嗩吶藝術家劉雯雯表演了一曲《百鳥朝鳳》,這首模仿百鳥爭鳴的民族樂曲,與夜晚的森林融為一體,將音樂會氣氛推向高潮。
該曲的表演難度極高,演奏者需要用嗩吶模仿出山雀、柳鶯、秋蟬等數十種鳥叫蟲鳴,劉雯雯表現得游刃有余,尤其是在結尾部分,持續十幾秒的高音演奏一氣呵成,將節日愉快的情緒推向極致,“群鳥齊鳴,鳳凰高飛”的美麗畫卷仿佛在觀眾眼前展開。
每年都在中秋假期舉行的南京森林音樂會已逐漸成為當地民眾的“新民俗”之一。
今年的森林音樂會創造性地推出了“音樂夜游”新模式,給廣大觀眾帶來了一次特別的節日體驗。
譚盾與世界知名樂團的一次成功合作。 黃昱東 攝
帶著全家前來觀看音樂會的南京市民羅女士表示:“今年的現場特別有過節的味道,玉兔發光燈、成語燈牌、樂器霓虹、團圓心愿墻等等,都特別漂亮,也很有創意,我明年還會來森林音樂會過中秋。”
本屆南京森林音樂會將于13日至15日、21日至22日,奉獻五場精彩演出。(完)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