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東記者許鵬
2018年,清澗縣政協堅持以新時代黨的建設為統領,以服務發展大局為重點,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聚焦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新的起點上縱深推進了智囊、魅力、和諧、書香政協建設,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建設綠色誠信法治富裕清澗作出了積極貢獻。
縱深推進智囊政協建設合力譜寫協商民主新篇章
圍繞改革發展開展協商議政。全年召開主席會議12次、常委會議4次、全委會議1次,多次開展參會協商、書面協商。縣政協九屆二次會議圍繞全力打好三大攻堅戰、扎實開展六個主題年活動,廣泛協商討論,共提出280條建設性意見建議。常委會議專題聽取縣政府脫貧攻堅工作、重點項目建設情況通報,專題研討梁家河“大學問”,專題協商產業扶貧、機關服務評議工作等。就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提出意見建議90余條。向省政協、市政協先后報送發言材料7篇,向省市縣有關單位提出意見建議70余條。
圍繞決策部署落實開展民主監督。就聚焦產業扶貧、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協商民主等開展專題調研5次,形成調研報告5份,提出意見建議60余條。深入開展“放管服”專題調研活動,向《日新》雜志報送深化“放管服”理論研討文章9篇。組織政協委員、機關干部深入全縣9個鎮、5個便民服務中心和秀延街道辦,以“看亮點、談建議、作媒介、促升級”為主線,專題視察產業扶貧工作和秀延街道辦亮點工作,形成了聚焦產業扶貧專題視察報告,以《送閱件》形式報送縣委、縣政府。2018年共收到委員提案92件,立案78件,以委員來信處理14件,經提、辦雙方共同努力,辦復率達到100%。多次選派委員參加法院公審旁聽、視頻監督招考、行業測評打分、電話問卷調查、考核社會評價等,開展民主監督工作。
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縣政協領導調研指導包抓的便民服務中心、鄉鎮脫貧攻堅工作40余次,講專題黨課3次;帶領扶貧干部考察學習產業扶貧工作。為包抓的便民服務中心、鄉鎮爭取到扶貧資金250余萬元,促進了基礎設施、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完成了政策宣傳、扶貧扶志、“兩對兩補”、送溫暖等結對幫扶工作;召開主席會議、“四支隊伍”會議,研究應則溝村脫貧攻堅工作。動員兩名縣政協委員參加市愛心濟困協會,開展捐資濟困工作;協調申報省愛心濟困協會救助4個患重病貧困戶各5000元。
縱深推進魅力政協建設全面提升自身建設新境界
清澗縣政協始終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努力使政協工作符合發展要求,更具時代特色。
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狠抓黨員干部政治理論業務學習教育,堅持做到“五必學”。扎實推進省委第五巡視組巡視清澗縣、省委第六巡視組巡視榆林市反饋意見整改工作。組織機關干部學習黨章黨紀黨規、講授紀律教育黨課、開展紀律教育討論,用身邊人身邊事開展專題警示教育、紀律知識測試活動。進一步轉變文風、會風,規范公務接待、公車使用。把查“四風”、反“四風”、糾“四風”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用堅決的態度整治頑疾,用嚴格的要求管理干部,用過硬的措施改進作風。
扎實推進“兩支隊伍”建設。開展委員履職年度考核,強化考核結果運用,表彰獎勵優秀委員,鼓勵激勵合格委員,談話提醒基本合格委員,終止不合格委員資格。探索開展常委會議評議機關服務工作。創辦“清澗政協講壇”,聘請5位客座教授開壇授課。開展委員履職“五個一”活動,倡導委員爭當勤奮學習的模范、愛崗敬業的模范、干事創業的模范、團結友善的模范、遵紀守法的模范。
縱深推進和諧政協建設廣泛凝聚追趕超越正能量
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優勢,不斷擴大團結面,增強包容性,廣泛匯聚推動改革發展正能量。一是廣泛聯系,密切各界合作,架好“連心橋”。二是廣開言路,暢通參與渠道,當好“代言人”。三是廣泛聯動,重視配合協作,做好“協調者”。四是廣聚人才,重視平臺搭建,傳播“正能量”。五是廣借平臺,推進文史宣傳,當好“宣教員”。
縱深推進書香政協建設著力畫好理想信念同心圓
不斷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認真學習領會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學習研討梁家河“大學問”,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中央和省市縣委關于政協工作的方針政策,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省市縣委決策部署上來,確保黨的領導貫穿于政協工作的全過程,確保人民政協事業方向不偏、立場不移。一年來,組織召開各類學習培訓、交流研討會41次,形成心得體會文章190余篇,辦學習園地4期,發放《梁家河》144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二卷24套等,書香政協建設取得新成效。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