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界新聞網訊 “一下雨,河水就黑了。”這是王文彬對2016年之前煤礦周邊環境的印象。
王文彬是延安市禾草溝煤業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在煤礦工作33年,“黑”是王文彬對煤礦最初的印象。1986年,王文彬從學校畢業后,就來到了延安市車村煤礦,看到煤炭工人從井下回來后全身黑乎乎的,他也絲毫沒有過放棄的念頭。從技術員到管理人員,大伙兒都說他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的“鐵人”。2008年,煤礦面臨技改擴建,為了實現“早投產、早運營、早見效”的目標,他每天起早貪黑,吃住在工地,掌握現場第一手資料,并積極和當地政府部門協調,解決供電、修路等諸多問題,保障了項目建設順利進行。2009年,他一年回家不到10天。
“那時候事故時有發生,很多環保問題也是空談。”2013年,王文彬被調至禾草溝煤礦,從人工作業向機械化,王文彬將更多的精力投入至生產安全和環境保護。都說“安全大于天”,在王文彬看來,環保與安全并重。據悉,禾草溝煤礦堅持使用專用灑水車對工業及生活廣場、道路灑水,先后建成了處理能力為7500㎡/日的生活污水處理站,還投資了140萬元在礦區北大門與西側公路河道段修建了兩個1500余方的雨水收集池,以收集礦區地面雨水循環利用,減少地面污染。今年,煤礦將燃煤鍋爐改造為燃氣鍋爐,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在對礦井水處理廠進行提標改造后,生產廢水已經實現達標排放,生活污水實現零排放,全年未發生環保事件。
現在,關于環保的投訴越來越少,“臟、亂、差、黑”的評價已成為過去時。王文彬說,哪怕對于工人的印象,也有了明顯的改觀。2017年,王文彬當選為延安市政協常委,他深感肩上的擔子更重了。作為經常被安排的調研點之一,禾草溝煤礦的發展也是王文彬和其他委員們經常探討的。“政協委員在開展調查研究時,也會給我們提很多意見建議。”王文彬說,有委員提出,現在的煤礦工人告別了“黑”,也應該告別工作后枯燥的生活,精神文化生活應該豐富起來。為此,公司專門修建了籃球場和室內活動室,在工作之余開展籃球比賽、歌詠比賽,還排練一些文藝節目參加集團的活動。
在政協調研組的座談會上,王文彬多次提出將矸石山的治理與治溝造地結合起來,以減少矸石污染,增加耕地面積,防止地質災害隱患和水土流失風險。恢復矸石山植被并進行回填還田工作,亦是煤礦明年的工作計劃。
產能從300萬噸/年提高到500萬噸/年、首次實現萬米巷道順利貫通、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煤炭企業科學產能排行榜前列……面對煤炭市場復雜多變的高壓態勢,王文彬領導班子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奮勇拼搏,今年截至目前,已實現營業利潤11.6億余元。雖然已在煤礦奮戰33年,他依然以極大的熱情和努力,無私奉獻著。(記者 陳雪 何欣潤)
編輯: 何欣潤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