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陳雪
言為民所建、策為民所獻、利為民所謀、力為民所盡,2019年,甘泉縣政協在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上雙向發力,在服務“生態文明引領、全域旅游帶動、特色工業強縣、融合農業富民”發展戰略上獻計出力,在助推甘泉高質量發展中彰顯政協作為、貢獻政協力量,真正做到人民政協為人民。
圍繞中心獻良策
這一年,甘泉縣政協始終圍繞縣委中心工作認真履職盡責,聚焦縣域發展戰略,緊扣中心勇擔當、服務發展盡全力。
為助力甘泉經濟高質量發展,縣政協組織委員先后開展新經濟發展、防控金融風險、時令水果產業發展、經濟發展及重點項目建設等方面的調研視察,形成《關于我縣新經濟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關于我縣防控金融風險的調研報告》《關于我縣時令水果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關于我縣經濟發展及重點項目建設情況的視察報告》,多次召開專題協商座談會,提出加大宣傳力度、加強技術培訓、加大民營企業扶持力度、統籌規劃發展全域旅游等意見建議,助力經濟發展。
為深入了解城市居民自來水供水現狀,組織委員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實地察看、聽取匯報和座談,就飲用水源保護、小區二次供水管理、城區管網改造、水質檢測公布等問題進行討論,形成《關于我縣城市居民自來水供水工作的調研報告》,提出加強飲用水源地保護、加強小區二次供水監管、加強水質檢測、加強水資源保護宣傳等建議,為我縣居民安全飲水獻計出力。聚焦環境保護解難題,組織政協常委和部分委員深入街道辦、下寺灣、石門等鄉鎮和延安市生態環境局甘泉分局、水務局、甘泉大峽谷景區、污水處理廠等相關單位進行實地察看,并召開座談會聽取匯報,全面了解我縣近年來環境保護工作情況,形成《關于我縣環境保護工作的調研報告》,找準存在的問題,提出實施城區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實行垃圾分類處置、加強河道流域管理等建議,為甘泉縣環境保護出謀劃策。
此外,縣政協圍繞醫療衛生工作,對甘泉縣醫療衛生工作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形成《關于推進縣中醫院健康發展的建議》《關于我縣鄉鎮衛生院健康發展的思考》兩篇報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實行編制備案動態調整機制、加強人才隊伍和特色專科建設、加強合作資源共享、保障正常經費等對策建議,為甘泉縣醫療衛生的健康發展提供有益參考。
聚焦民生出真力
一年來,甘泉縣政協及常委會緊貼民心,真情履職,為民作出新貢獻。
脫貧攻堅戰是三大攻堅戰之一。為辦惠民實事,縣政協圍繞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多層次調研協商、多方面建言資政。
縣政協領導班子從農業產業建設、醫療救助、教育扶貧等方面有針對性的開展脫貧攻堅駐村蹲點調研工作,形成調研報告8篇。政協機關扎實開展包村扶貧工作,不斷鞏固提升府安村脫貧攻堅成果,協調落實大棚用地90畝建大棚101座;協調資金3萬元,為福安薯業合作社購置農用機械,全村發展紅薯種植480畝,實現貧困戶全部覆蓋;組織干部對道路兩旁行道樹進行了補栽和澆水,種植了花草,設立了圍欄,新設垃圾箱7個;協調項目資金30萬元修建了府安村文化活動廣場,村容村貌明顯改善。
杜埃均、李亞鋒、馬玉、周萬利等政協委員,積極響應“助力脫貧攻堅,政協委員在行動”活動,捐助各類扶貧資金近26萬元,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捐資助學、購買教學器材。通過一系列看得見、摸得著的履職為民實踐,讓群眾有了切實的獲得感,感受到了黨的溫暖。
據悉,九屆三次全會期間,甘泉縣政協共收到委員提案45件,合并歸類審查立案26件,作為意見建議2件。《關于調整住房公積金補貼比例的提案》受到縣政府高度重視,將公積金財政繳存比例由8%上調至12%,納入2020年財政預算,增強了干部群眾的獲得感。《關于嚴厲打擊城鄉居民住宅內私設賭館的提案》提出后,縣公安局開展了治安大清查行動,將公共場所內的麻將桌全部清理,共收繳麻將桌60余張,在政協委員的監督見證下進行了集中銷毀。
依托社情民意平臺,縣政協及時反映城市建設管理、生態環境整治、交通文明出行等方面社情民意5條。如《關于盡快對縣城道路兩側槐樹嚴重污染道路環境進行治理的建議》,得到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針對街道兩側槐樹發生病害產生樹膠污染問題采取了具體措施,并對槐樹進行修剪,徹底解決膠液產生的污染問題,使街道兩側環境得到了極大改善。針對《關于盡快規范道路交通標線信號燈的建議》,縣交警大隊聘請市上專家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研,在科學論證的基礎上,重新調整了交通信號指示燈和道路交通標識,保障了群眾的出行安全和車輛的安全行駛。
與時代脈搏共振、與甘泉發展同行、與黨政工作同拍、與人民利益同向。在同心共筑中國夢、攜手奮進新時代的新長征路上,人民政協使命光榮、責任重大,甘泉縣政協亦牢記使命,勇于擔當,忠實履職,銳意進取,始終為奪取高質量發展新勝利作出新貢獻,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奮斗著!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