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區政協
西安市灞橋區于2018年底全部完成行政村合并工作。為詳細了解并村后農村新運行體系建設情況,2020年,灞橋區政協及時組織調研組,通過抽樣調查、召開座談會、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了解情況,征求到有價值的意見建議7類41條。
由于撤村合并是一個新生事物,并村后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打破了幾十年來農村傳統管理機制和村民自治運行模式,因此也不可避免出現了一些矛盾和問題,有些和歷史遺留問題交織在一起,形成了新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村合心不合”問題突出、村干部老齡化依然存在、并村后村財產管理和債權債務矛盾加劇等方面。為此調研組建議:
一是充分發揮區街兩級相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作用。區級涉農部門是農村工作的“一線指揮部”,要加強統籌謀劃,落實領導責任,強化抓農村基層治理的工作導向,增強管理農村工作本領,建議建立區級領導干部和區級涉農部門主要負責人包村指導制度。街道黨政機構是為農村農民服務的核心,要進一步增強對農村管理服務職能,整合審批、服務、執法等方面力量,建議建立健全統一管理服務平臺,盡可能使涉農管理服務職能下沉,利用并村后閑置的辦公場所設立便民服務中心,實現一站式辦理。
二是強化村級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加強農村黨組織凝聚力和黨員隊伍建設和管理,建議制定科學合理的黨員發展計劃,注重在農村一線和年輕農民中發展黨員,不斷壯大青年黨員隊伍,注重在回鄉務工青年、大中專和高中畢業生、農村致富能人、本土文化科技人才、農村團員中培養入黨積極分子,著重培養有文化、有理想、各方面優秀的農村青年加入黨組織,給農村基層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解決黨員隊伍“青黃不接”難題。同時加強農村黨員教育培訓,提高黨員政治理論、綜合素質、市場經濟、政策法規、服務管理等方面能力,加大年輕后備干部培養和儲備力度,進而解決黨組織書記“后繼無人”和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發揮不好的問題。
三是定期選派區街優秀年輕后備干部到農村基層一線工作,以第一書記、黨建指導員、駐村幫扶工作隊長等形式,常年輪換駐村工作,充實農村黨建、人居環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體資產管理、民生保障、社會服務等方面工作力量,提高村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
四是全面準確落實新修訂的《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確保黨的領導、依法治理和村民自治的有機結合。健全基層民主制度,推進村民自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扎實開展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推廣鄉村治理創新性典型案例經驗,制定和完善符合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村規民約,注重發揮家庭家教家風在鄉村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五是進一步完善合并后村“三委會”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按照依法、公平、合理的原則,在街村黨組織的統一領導下,大力支持和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富民鄉村產業。要立足地域和資源優勢,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形成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推動農村三產融合發展;充分利用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各項支持政策,抓好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建設,辦好農村“雙創”基地。重點培育家庭農場、特色民宿、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農業產業化聯合體,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托管服務等方式,將小農戶融入農業產業鏈,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引導和鼓勵工商資本下鄉,通過多種途徑壯大村級集體經濟。
六是加強村級調解組織建設,加大調處化解鄉村矛盾糾紛力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街道辦、矛盾不上交。暢通村務糾紛、債務糾紛和農民群眾訴求表達渠道,及時妥善處理合理訴求;持續整治侵害農村集體資產、農民群眾利益行為,妥善化解債權債務、土地承包、征地拆遷、農民工工資、環境污染等方面矛盾;推行領導干部特別是區街領導干部定期下基層接訪制度,積極化解信訪積案。組織開展“一村一法律顧問”等形式多樣的法律服務。對直接關系農民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事項,要先進行風險評估。
七是充分發揮公檢法司職能作用。以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為載體,推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向縱深推進,嚴厲打擊非法侵占蓄意破壞農村集體資產、扶貧惠農資金和侵犯農村婦女兒童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為農村“三委會”和集體經濟組織依法履職提供良好的外部環境。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