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趙婧 樊星
眾智眾力謀發展,再接再厲譜新篇。3月27日,在渭南市政協六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來自各界別的8名政協委員依次登臺,圍繞“十四五”城市數字化建設、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中小學生健康、鞏固脫貧攻堅成果等發展與民生關切建言資政。
掌聲,一次次為委員真知灼見響起。會上,委員們以飽滿的熱情、樸質的話語為發展建言、為民生發聲,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履職盡責,在新的趕考路上彰顯責任與擔當。
跑好“十四五”渭南高質量發展“接力賽”?“十四五”時期,渭南將加大力度推進城市數字化建設。渭南市在“十三五”期間雖已確立了全市“一中心一平合、兩網、三大類服務”的信息化基礎建設總體目標,部署了八大任務、八項工程,但目前還存在數字城市規劃建設緩慢、城鄉數字化差距大、信息孤島情況較為嚴重、民生板塊數字化程度偏弱等問題。
渭南市政協委員、市中級人民法院信訪辦副主任李蕾建議,以渭南數字化建設“十四五”規劃為基礎,規劃渭南市數字城市頂層設計及分步建設方案;利用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現有的大數據資源優勢,大力推進城市公共服務事業數字化進程;在已建成運行的平臺基礎上,利用現有資源進一步打通民生服務模塊;利用“數字城投”的建成運行,為城市數字化轉型提供“技術底座”。
近年來,渭南市扎實推進工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但還存在結構性矛盾突出、要素制約嚴峻、園區發展水平尚需提升等問題。渭南市政協委員、民進渭南市委會副主委王靜建議,要明確發展導向,做強重點領域,提升產業層次。突出自主創新,強化轉型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注重企業家隊伍的培育提升,強化科技創新支撐,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青少年體質健康關乎未來發展。針對調研中發現的渭南中小學生普遍存在鍛煉少、體質差、體質弱的現象,市政協委員、市中心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趙俊龍建議,學校要在發揮主導上下功夫,社會要在營造氛圍上想辦法,政府部門要在督導檢查上出實招,教育部門要把體育課作為國家統一規定的學業水平考試必修課,全社會共同努力全面提升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水平。
“作為一名‘結親助學’活動的參與者、見證者,我深刻感受到,通過幫扶一個孩子,可以改變一個家庭……”在本次大會上,渭南市政協委員、臨渭區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局副局長王倩芝在發言中眼含熱淚、幾度哽咽,為了平復激動的情緒而不得不暫停發言,引發會場里響起共情的掌聲……
五年前,渭南市臨渭區十五屆政協聚焦全區重點工作,以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為初衷,號召每名政協委員“結親”幫扶一名貧困學生。五載寒來暑往,委員們采取經濟上扶持、學習上幫助、精神上關愛等方式,靶向發力,久久為功,讓孩子們樹立起自立自強的志氣,讓貧困家庭昂揚起奮發向上的精氣神。
在大會現場,王倩芝用飽含深情的話語,向與會者講述了一個個真實感人的幫扶故事。
王倩芝建議,在全市各級、各部門、各單位廣泛開展“結親助學”活動,實現對接幫扶工作常態化、多樣化、規范化,加強與幫扶孩子交流,傳遞愛心,播種希望,不斷提升幫扶效果。
一場深入持久、融愛、匯智、聚力、崇真、向善的結親助學行動,讓委員們再一次感受到政協匯聚的溫暖力量,同時也深感肩頭的重任和使命的光榮。
“凝心聚力,砥礪奮進,在為民辦實事上要繼續下功夫”“要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傾聽民聲,多建真言、獻良策,不斷提高為民服務本領”“同頻共振、共同發力,奮力譜寫‘十四五’渭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委員們紛紛表示。
大會發言是政協委員履行職責、行使民主權利的重要形式,是展示政協委員參政議政水平的重要窗口,也是黨委、政府零距離聽取政協委員意見建議的重要平臺。據悉,此次大會共收到有關單位和委員提交的發言材料60多份,經過篩選,8篇入選大會發言,10篇用作書面交流,其余材料中的意見建議將轉交有關方面參考。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