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宏強 記者 韓永國
今年咸陽市各級政協以“書香政協”咸陽·正讀書活動為引領,堅持將“講政治”貫穿于委員讀書的全過程,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推動讀書與履職緊密結合,引導委員在讀書活動中緊扣政協履職實際,做到融會貫通,促進成果轉化。隨著讀書活動的深入推進,全市各級政協委員在讀書中激蕩思想、在讀書中建言資政、在讀書中凝聚共識。委員們感慨地說:“書香落到筆頭,就變成資政的‘金句子’;落在心頭,就化為創新的‘金點子’;落到實處,就成了提升履職質效的‘金鑰匙’。”
今年5月,咸陽市政協發出“‘讀書’促履職,‘書香’滿政協”委員讀書活動倡議書,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全國政協開展委員讀書活動的重要指示、全國政協和省政協開展委員讀書活動會議精神,并迅速在全市各級政協組織和廣大政協委員中開啟“書香政協”咸陽·正讀書活動。
讀書活動主要依托“委員大講堂、咸來讀書薈、云尚正悅”三大載體,結合開展“六個一”等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動全市政協系統開展讀書活動走深走實。
其中,委員大講堂是廣大政協委員學習理論、掌握知識、增強能力、提升素質的“加油站”;咸來讀書薈聚焦全市中心工作和群眾關心關切事項,依托委員工作室、委員書屋等陣地,讓廣大委員“咸”來讀書、“薈”睿聚智,旨在通過講座沙龍、讀書分享、朗讀會、觀影等特色讀書活動提升履職能力;云尚正悅以“智慧政協”系統為載體,打造線上“云尚正悅”讀書平臺,開展線上互動分享活動;“六個一”活動即通過提出一個倡議、推薦一本好書、講述一個故事、分享一次心得、舉辦一次征文、記好一本筆記等系列讀書活動,讓機關干部和政協委員在交流分享中加強黨建引領、提升履職能力、凝聚發展合力。
——市政協提案委員會在陜西野森林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咸來讀書薈”讀書點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參觀學習趙品芝委員“咸來讀書薈”讀書點建設情況,開展“咸來讀書薈”贈送圖書、委員朗讀、閱讀分享活動;
——市政協農業和農村委員會舉行全體會議暨黨支部活動,為“咸來讀書薈”尤愛倍特讀書點揭牌并贈送有關農業農村方面的書籍,開展委員讀書交流分享活動;
——市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聯合咸陽博物院,邀請文化學者在“咸來讀書薈”讀書點舉辦《秦都咸陽與秦人文精神》的專題講座,開展向政協委員贈送文博書籍活動;
——市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在咸陽博物院“咸來讀書薈”讀書點召開第一次全體會議,舉辦委員會“咸來讀書薈”贈送圖書、交流分享活動;
——市政協經濟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推出委員“我是本周領讀者”誦讀活動,每名委員主持1周誦讀,在委員工作群向全體經濟界委員推送書目、文章,鼓勵委員在群內交流學習體會、分享讀書感悟;
——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開展“咸來讀書薈”活動,為全體委員贈送圖書《長安》,委員們圍繞《民法典》等內容開展讀書心得交流。
——市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在“咸來讀書薈”委員讀書活動中,委員代表領讀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輔導讀本》相關篇目,大家圍繞讀書活動和委員會工作要點進行交流探討;
……
自讀書活動開展以來,咸陽市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充分發揮界別優勢,組織委員自設主題,聯動開展讀書交流。
既讀“圣賢書”,也聞“窗外事”。委員們從線上走到線下,將讀書學習與調研考察、專題協商、月度協商、監督視察等履職實踐有機融合,開展跨界別、跨地域、跨時空交流,讓委員讀書活動更接地氣,為提升建言資政的“言值”、擴大政協“音量”賦能。
咸陽各縣市區政協立足實際、發揮優勢,讓讀書活動特色更鮮明、“政協味道”更足:
——旬邑縣政協開展“書香政協·邑起悅讀”委員讀書活動,為委員工作室頒授“雅頌悅讀薈”牌;
——三原縣政協把委員讀書活動與文史資料工作有機融合、統籌推進;
——長武縣政協舉辦“長武·正讀書”委員講堂,邀請縣博物館副館長白曙紅以《閱讀使人明智、文化引領發展》為題,圍繞長武歷史文化淵源舉辦專題講座;
——彬州市政協舉辦委員大講堂暨政協委員理論知識培訓會,力促讀書活動更履職有效銜接;
……
依托讀書賦能,讓建言更厚重、履職更精彩。咸陽市政協把委員讀書抓在經常、融入日常,創新開展、融合推進,讓書卷氣成為委員最鮮明的氣質,讓書香味成為政協最沁心的味道。目前,委員勤讀書已蔚然成風。
讀書活動的深入開展,推動了政協履職工作實現新提升。
記者了解到,在日前召開的咸陽市政協九屆二次常委會議上,圍繞“穩經濟增長,促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議政,共形成協商成果27份,提出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58條。
今年以來,咸陽市政協共收集社情民意信息186條,向省政協報送92則;針對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和身邊實事編報《社情民意反映》《政協簡訊》46期,市委主要領導先后5次對市政協協商成果、社情民意信息作出批示,促使公交車延時擴線、住宅小區物業管理、城市停車收費、背街小巷整治等群眾關注的熱難點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讀書促履職作用得到充分彰顯。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