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許鵬
當前,各級政府大力推出扶貧產品展銷和消費扶貧等舉措,以促進農產品銷售,增加農民收入,消費扶貧在決戰(zhàn)脫貧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部分村集體經濟組織和個別農戶對農產品質量把關不嚴,“包銷”思維嚴重,使得消費扶貧產品質量層次不齊,存在產品質量不達標等問題。
“質量問題不容忽視,尤其是涉及消費扶貧的產品,更要嚴把質量關。”榆林市兩會上,市政協(xié)委員、子洲縣政協(xié)主席王志琴在提案中提到了產品質量這一與大多數人相關的話題,他建議由相關部門出臺保障消費扶貧中農產品質量安全的方案,嚴控農產品質量。對于不達標的產品堅決不能進入消費扶貧通道,保障消費扶貧能夠得到長久穩(wěn)定的發(fā)展。
王志琴說,政府要從市場的角度出發(fā),在提高產品質量的同時,拓寬銷售渠道,創(chuàng)新營銷方式,讓消費者從內心得到認可。而相關職能部門則要做好對經營者的政策宣傳引導和農戶的生產銷售能力的培訓工作。對進入消費扶貧通道的產品的生產者、經營者進行農產品生產技術、質量安全、品牌打造及食品安全法等方面的培訓,從而提高農民自身的生產、銷售、品牌打造、推廣的能力,引導他們自覺遵守市場規(guī)則,從提高產品質量的角度出發(fā),提高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lián)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