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志博委員 記者 李榮 攝
□ 首席記者 李榮 實習記者 秦瑤
2024年11月,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化大氣污染治理推進實現“十四五”空氣質量目標的實施意見》,明確到2025年,全省PM2.5濃度不超過35微克/立方米,重污染天數不超過2.2天,優良天數不少于303天;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4.24萬噸、2.22萬噸。西安市、咸陽市、渭南市努力退出空氣質量全國重污染城市行列,其他城市排名進位。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瞭望2025,圍繞關中區域大氣污染治理、加強油泥處理行業監管、清潔取暖等問題,聽聽委員們都有哪些履職新打算?
近年來,我省持續加強大氣污染防治工作,空氣質量得到顯著改善。“我省空氣質量整體向善的同時,臭氧污染形勢卻日益嚴峻。”省政協委員、陜西至善環境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喬志博說,目前,我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依然嚴峻,特別是關中地區的西安、咸陽、渭南三市,近幾年的臭氧污染水平整體呈現“高位波動、整體抬升”趨勢。
作為一名環境領域的從業者,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一直都是喬志博關注的重點。結合多年來在環保領域的工作經驗,他說,目前我省在工業VOCs治理方面市場準入門檻低,尚未形成有效的行業規范和市場監管機制,導致劣質治理設施充斥市場。同時還存在治污設備簡陋、關鍵組件不達標、控制系統功能缺失等問題。
空氣環境質量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展望2025,喬志博說,他將持續關注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治理,繼續帶領公司科研團隊深入了解污染現狀和治理困難,為關中地區提供科技支撐,為“關中藍”貢獻力量。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