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習記者 韓璋 通訊員 楊敏 記者 樊星
2024年,韓城市政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加強思想政治引領,積極建言資政,廣泛凝聚共識,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助力韓城“小城逆襲”的生動實踐中彰顯了政協之為、貢獻了政協之力。
突出思想政治引領
黨的全面領導實現新加強
堅持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進一步壓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堅持與黨委、政府共同制定年度協商計劃,定期向市委報告政協工作,落實市委交辦任務2項。召開專門委員會工作會議,出臺《中共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工作辦法》等制度,激發了4個功能型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中共黨員委員的示范帶動作用。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加強黨組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常態化落實“第一議題”制度,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成立7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為重點,及時跟進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最新重要講話精神,結合實際開展思想交流,持續從黨的創新理論中悟規律、明方向、學方法、增智慧。扎實開展黨紀學習教育。舉辦黨紀學習教育讀書班,開展集中學習24次,圍繞六大紀律組織專題研討6次、警示教育3次,開展“黨課雙講”6次,整改突出問題5個,廣大政協委員和機關干部在學紀、知紀、明紀、守紀中增強了政治定力、紀律定力。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
專門協商機構作用發揮取得新成效
全會協商為服務中心大局賦能。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期間,認真討論市政府工作報告和其他報告,圍繞產業發展、改革創新等重點工作,結合鄉村振興、民生改善等百姓期盼,以小組討論、大會發言等形式深度協商,形成提案213件,在社會各界凝聚起“仰望星空 篤行實干”的奮進動能。專題協商為推進重點任務增效。圍繞上半年經濟社會發展運行情況、黃河國家文化公園(韓城段)建設,開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協商2次。以“三醫”聯動、推進創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實踐基地建設等,開展4次專題協商,形成了凝聚委員智慧的“好建議”,成為全市重點工作持續推進的增效劑。界別協商為解決熱點問題加力。修訂界別活動組工作規則,優化調整委員界別活動組分組,激發了界別工作活力。各民主黨派圍繞加強改進住宅物業管理工作等課題開展界別協商3次,共青團、經濟、民族宗教等界別著眼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協商議政,推動呂清路一期、城市北區市政道路照明等問題得到解決。
靈活方式發揮優勢
民主監督效能實現新提升
圍繞重點項目和工作開展監督性視察。對河瀆村農村飲水提升改造項目、327國道道路安全提升工程、十項重點民生實事項目、司馬遷祠5A級景區創建、全市信訪工作法治化建設等開展監督性視察,為工作高質量推進提供了決策參考。圍繞社會治理焦點開展提案辦理監督。優化了提案的選題、立案、交辦、督辦等工作機制,移送交辦提案191件,主席會議成員領銜督辦重點提案6項,召開高中階段教育類提案協商座談會、重點部門提案面商會等,人民政協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圍繞推進民主法治建設開展民主監督。深入落實《特約監督員暫行辦法》,指導68名特約監督員積極履行監督職責。推薦5名政協委員擔任市政府行政執法監督員,6名政協委員被任命為人民陪審員,積極開展監督活動,在民主法治建設中充分展現了政協委員的責任和擔當。
強化統一戰線功能
廣泛凝聚共識取得新進展
宣傳宣講展魅力。圍繞慶祝新中國和人民政協成立75周年,舉辦主題征文、書畫攝影展。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開展學習宣講16次,53篇文章被省政協采用,5幅書畫攝影作品入選省政協書畫攝影展,48篇新聞被各級政協媒體刊發。“韓城市政協”公眾號在更好傳播黨的聲音、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充分展現了政協魅力、委員風采。引領黨派聚合力。積極為各黨派團體在政協履職創造條件,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開展各類履職活動23次,提交提案50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8條,黨派特色得到充分彰顯。通過一系列的聚心、聚力、聚情活動,匯聚起各族各界人士在中國共產黨的旗幟下團結一心、共同奮斗的合力。團結聯誼增動力。配合全國政協來韓開展調研2次、渭南市政協來韓調研5次,接待省內外兄弟政協來韓考察23次,隨同上級政協外出調研考察4次,走訪黨外知識分子、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等60人次,與民族宗教界人士座談交流9次,團結聯誼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在互學互鑒中促進了共同進步。
立場堅定人民至上
服務為民展現新風采
深入調研察民情。開展“四下基層”、“五上”企業調研活動30余次,各界別活動組、委員工作室及古城委員驛站發揮聯動作用開展調研115次,形成調研情況13篇,反映社情民意信息39條。政協各聯絡組、文史組收集整理文史資料93篇。開展重要協商活動圖文直播6次,在線互動1500余人次,網絡議政、線上互動生動活潑。社情民意傳民聲。出臺《關于加強和改進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的實施辦法》,組建骨干信息員隊伍,舉辦信息工作培訓會。全年向省、渭南市政協編報信息37篇,2篇被省政協采用、6篇被渭南市政協采用。真情服務暖民心。為陜西華運物流、宜品聯華超市等企業搭建橋梁,協助解決問題12項。開展公益活動15次,解決群眾實際困難12件。開展愛心濟困工作,為60名困難家庭大學新生捐助30萬元,協調向醫療機構捐贈價值163.6萬元醫療設備。關愛殘智障兒童,為特教學生搭建就業平臺,一大批暖民心惠民生舉措直通百姓。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