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普通老百姓打開手機網上訂票,到機場自助打印登機牌、自助托運行李,已成為人們習以為常的乘飛機操作。那你知道嗎,幾十年前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乘飛機,那時的機票長啥樣?記者日前從南航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看到紙質手寫機票、電子客票等,了解到改革開放以來航空業服務旅客便捷出行的發展歷程。
從紙質手寫到電子客票
“上世紀90年代,購買機票的程序較為繁瑣。只有職務到達一定級別的人,才可以憑借單位的介紹信,來現場預訂機票。”南航營銷委電子商務部營銷電子化處副經理安彤,對如今的便捷出行,有著別樣的感慨。
那時的機票,全靠人工手寫。在現場記者看到了一張老照片,一張手寫機票上,乘客的姓名、始發地、目的地、票價、航班號等信息,都由工作人員手工填寫。“那時機票有四聯,第一聯,財務聯,上交財務留底;第二聯是出票人聯,售票員自己留底;第三聯是乘機聯;最后一張是旅客聯。后面這兩張是交給旅客的,旅客到機場去以后,由值機部門把乘機聯撕掉,最后,旅客拿著旅客聯登機,并帶回作為報銷憑證。”安彤介紹道,當時旅客收到的機票是裝在一個大信封里,由專門的送票員送上門,打開信封,厚厚的一沓紙,包括乘機聯、旅客聯等。而且,旅客需要當場付現金給送票員。
機票是手寫,登機牌也不例外。每天,機場值機柜臺都要通過電話的形式,與售票處來確定機票售出的數量,以此準備相應數量的手寫登機牌。
2002年,安彤進入到南航工作,電子客票才開始推廣普及不久,使用的人非常少。據悉,2000年3月28日,南航正式推出面向散客的電子客票,搭建了與網上銷售、在線支付結合的電子客票系統,銷售了國內第一張電子客票。人們購票后,只需要拿著身份證,就可以去機場值機柜臺直接兌換登機牌,非常方便,極大簡化了乘機流程。
從現金支付到手機支付
“人們買機票從最開始的現金付款發展到網上銀行支付,再到今天通過手機支付。”安彤說,他們官網從2000年剛上線時一個月一兩張電子客票的銷售量,到如今一天的交易金額就能破億元,而這超億元的交易,絕大部分是通過電子支付完成。
2017年,他們開始在機場的國內出發航班上全面推廣手機二維碼便捷登機服務,旅客可提前用手機下載二維碼電子登機牌,到機場后直接到安檢通道憑有效身份證件及二維碼電子登機牌通過安檢和登機。如今這項服務覆蓋到了國內外40多個機場。
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水平日漸提高,坐飛機不再需要介紹信,也不局限于有職務的人和經濟收入高的人,越來越多普通老百姓選擇乘坐飛機出行。
記者了解到,各大航空公司爭相推出相關服務措施,比如會員制、推出低折扣的優惠機票等來吸引客源,票價一二百元或幾十元,機票出現“白菜價”的字眼也頻頻見諸報端。
此外,旅客只需在購票或辦理乘機手續時,提供會員卡號,就可自動累積里程,還可以通過與其合作的酒店、銀行等進行消費來獲取里程,里程的兌換更為便捷和多樣化。
首席記者 姬娜實習生 楊若林 郭珂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