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4個月,銀行理財產品的凈值化轉型速度顯著提升,發行量持續高速增長。據融360大數據研究院不完全統計,8月份發行的凈值型理財產品數量共1549只,較上月增加39.93%。
自今年5月份起,凈值型理財產品發行量已連續4個月上漲。據不完全統計,5月份至8月份,全國凈值型理財產品分別發行688只、980只、1107只、1549只。普益標準發布的數據也同樣顯示,8月份全國銀行凈值產品存續量為10507款,環比上升991款。
業內專家表示,隨著“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一系列監管文件落地,凈值型理財產品成為銀行理財市場核心競爭力之一,對投資者的吸引力也在逐漸增強。
從收益率看,盡管整體銀行理財收益率已連續下降18個月,但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基本保持了穩定,近4個月內有跌有升。
“凈值型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隨著產品凈值的波動而變化,且在當前轉型過渡期,銀行采取相對穩健的方式對凈值產品開展投資管理,并不會刻意追求高收益。”普益標準研究員于康表示,未來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的成立,凈值型產品投資范圍拓寬,產品收益的潛在空間擴大,投資管理能力較強的銀行將獲取更多收益。
與凈值型產品高速增長相對應的,則是保本型理財產品的加速退場。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二季度全市場銀行機構共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9322款,環比下降34.91%,較去年同期下降56%,下滑幅度明顯。“存續老資產逐步到期、產品凈值化轉型有序推進以及轉型過渡期的臨近,使得保本理財產品數量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于康說。
融360大數據研究院分析師付影表示:“凈值型理財產品更加考驗投資者的風險識別能力。”他表示,對于穩健型的投資者來說,在選擇凈值型理財產品時,要學會查閱產品說明書,充分了解資產以及風險等級,購買自己能夠承受風險的理財產品。同時,投資者在選擇凈值型產品時,要參考產品的過往業績,以及對比資管能力較強銀行發行的凈值型產品。(記者 錢箐旎)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