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繼東 通訊員 馬瑞
脫貧攻堅,金融如何發揮作用?
四月的秦嶺,翠綠蔥蘢,春意盎然。記者近日在商洛和安康采訪時發現,近年來,郵儲銀行陜西省分行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發展理念,將金融扶貧和生態保護、脫貧幫扶相結合,通過“金融+特色產業”方式,使大山深處貧困戶就業增收的條件加速好轉,實現了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美好愿景,助力陜南山區走出了一條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扶持一個產業托起一方經濟
柞水縣乾佑街辦車家河村,過去是有名的貧困村。近年來,在村黨支部書記、致富帶頭人王學軍帶領下,通過成立榮光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設施蔬菜、食用菌種植、淡水魚養殖、光伏產業和農耕體驗等扶貧項目,將該村生態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帶領村民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在榮光農民專業合作社,記者看到光伏、蔬菜、木耳大棚鱗次櫛比,錯落有致;70多畝時令蔬菜生機勃發,長勢喜人;200多畝標準大棚地栽木耳和掛袋木耳密密麻麻,井然有序,蔚為壯觀。
據了解,該合作社以“支部+合作社+銀行+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帶動230戶677名貧困群眾,以資金入股、土地入股、勞務獲取、村集體經濟分紅等方式增收致富。截至2019年,共計脫貧227戶669人,成為當地產業扶貧的典范。他們生產的“有機蔬菜”和木耳以物美價廉、現摘現賣、綠色環保備受市場青睞。
王學軍介紹掛袋木耳栽植情況
王學軍高興地對記者說,近年來,依靠黨和政府扶貧好政策,車家河村發生了巨大變化,郵儲銀行柞水縣支行功不可沒。發展產業之初,由于資金短缺,各個項目都無法步入正軌,是郵儲銀行為我們送來了金融“及時雨”。從2018年開始,累計為我們投入資金支持110萬元。目前,我們正在規劃建設“百美村宿點”,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有郵儲銀行的大力支持,我們對未來充滿信心!
小魔芋成就脫貧大產業
鎮安縣魔芋種植歷史悠久,魔芋已經成為該縣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產業。
鎮安縣雪櫻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是帶動當地農戶最廣的企業之一。作為上市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主要經營魔芋粉、魔芋膠以及魔芋熟食食品加工與銷售。目前,該公司通過“企業+基地+農戶(貧困戶)”的經營模式,已與12個鄉鎮、370戶、1301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簽訂長期的魔芋種植供貨協議或勞動就業合同,還通過入股分紅方式支持貧困戶100余戶,通過企業積極幫扶,帶動了近500戶貧困戶順利脫貧。
高鋒介紹該公司生產的魔芋系列產品
據介紹,為支持鎮安縣雪櫻花魔芋制品有限公司發展,2009年以來,郵儲銀行鎮安縣支行已累計為該公司投放資金超過2500萬元,向其下游魔芋種植農戶(貧困戶)發放小額貸款30余戶。2019年該公司銷售超過2000萬元,實現凈利潤超過250萬元。
該公司董事長高鋒深有感觸地說:“公司穩健快速發展離不開郵儲銀行長期以來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持,優惠的貸款利率極大地降低了我們的融資成本,有效解決了公司資金周轉問題,也讓我們和郵儲銀行結下了不解之緣!”
春到月亮灣
在平利縣老縣鎮云錦生態超市,記者見到了當地有名的致富能人王道平。這家超市是他創辦的四家超市之一,寬敞整潔的超市里有一個蔬菜肉蛋專區,各種翠嫩鮮凈的“有機蔬菜”和新鮮肉蛋令人眼前一亮。原來,這里出售的新鮮菜蔬和肉蛋都來自王道平創辦的月亮灣蔬菜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
王道平創辦的平利縣老縣鎮月亮灣蔬菜種植養殖基地
位于該鎮七里溝杜家堰的月亮灣蔬菜種植養殖基地,三面青山環抱,一條溪水潺潺流過,滿目青翠,令人心曠神怡,數十個日光蔬菜大棚和豬舍雞棚坐落其間。
王道平介紹說,2012年他從外地返鄉自主創業,老縣鎮距離平利縣城50公里,人們購買生活必需品十分不便,于是他萌生了開辦蔬菜種植養殖基地的念頭。他將蔬菜種植養殖基地定位為“畜、沼、菜”生態循環農業產業模式,通過“合作社+基地+貧困戶”的經營方式,一邊流轉貧困戶土地,一邊吸納那些沒門路、缺資金、少技術的貧困戶在基地就業,并讓貧困戶入股參與經營分紅。
目前,該基地建起了60畝大棚蔬菜和一個千頭養豬場和萬只養雞場,運用現代種植養殖技術發展循環農業。生產出來的“有機蔬菜”和豬肉禽蛋運往自家的四個超市和安康銷售,自產自銷,價廉物美,生態環保,廣受群眾歡迎。他的超市年銷售收入1200余萬元,帶動貧困戶88戶、貧困人口200余人增收致富,直接帶動貧困人口就業30余人。
王道平滿懷感激地說:“在月亮灣蔬菜養殖基地和自己四家超市的發展過程中,郵儲銀行平利縣支行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先后為我們提供了200萬元的信貸支持。堅信有黨和政府的金融扶貧好政策,父老鄉親的日子會越來越好!”
“郵儲活水”圓了冉康“鴿子夢”
在平利縣老縣鎮木瓜溝村的青山秀水之間有一家現代化的肉鴿養殖場,今年43歲的冉康是這家養殖場的負責人,他質樸熱情,真誠執著。談起肉鴿養殖如數家珍,滔滔不絕,對在陜南山區發展肉鴿產業充滿希望。
冉康和他的肉鴿養殖場
冉康是平利縣有名的肉鴿養殖大戶,起初在廣東創業,2015年回鄉自主創業,成立了平利縣綠泰園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從事肉鴿養殖。創業之初,他也是歷盡艱辛,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憑著對事業的執著追求,肉鴿養殖越做越好漸成產業。2019年為了將肉鴿產業做強做大,他用盡所有積累擴建了兩個養殖大棚,可是購買種鴿的資金卻讓他傷透腦筋。也想去銀行貸款,但缺少抵押物。就在他一籌莫展的時候,郵儲銀行平利縣支行通過省農擔公司平臺了解到他的經營困難后,主動上門向他貸款50萬元,解決了燃眉之急。目前,養殖場的經營銷售也漸入佳境,共建成了4棟肉鴿養殖大棚,年產乳鴿10萬羽,優質鴿子蛋5萬枚,毛收入200多萬元,同時帶動當地33戶貧困戶養殖肉鴿。
冉康告訴記者:“‘患難見真情’,非常感謝郵儲銀行在最困難的時候給我們‘雪中送炭’,幫助企業走出困境。目前公司肉鴿銷售市場前景很好,下一步我們將在肉鴿深加工上做文章,做強做大平利肉鴿產業,帶動更多父老鄉親實現脫貧致富夢想!”
平利是有名的茶鄉和絞股藍主要產地,近年來郵儲銀行平利縣支行緊盯茶葉和絞股藍種植大戶在生產銷售中的資金需求,設身處地幫助他們解決融資難題,先后為洪善存、楊萍、袁興山等茶葉和絞股藍種植大戶提供金融信貸支持95筆2031萬元,在青山綠水之間為平利父老鄉親架起了一座“致富橋”。
記者了解到,2017年至2020年一季度,郵儲銀行陜西省分行向全省累計投放各類扶貧貸款62.45億元。其中,2019年該行向全省56個重點貧困縣投放各類貸款102.92億元,向全省11個深度貧困地區投放各類貸款26.85億元,金融精準扶貧貸款規模達44億元,連續十個季度獲評全省脫貧攻堅金融機構“優秀檔”。
郵儲銀行陜西省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李曉良表示,2020年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之年,我們將以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認真貫徹落實中省和集團公司關于脫貧攻堅的決策部署,堅守“人民郵政為人民”的初心使命,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基本方略,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和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發揮優勢,主動作為,扎實推進各項金融扶貧工作,助力脫貧攻堅決戰決勝,為推動陜西在新時代實現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貢獻“郵儲力量”!
編輯: 穆小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