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最新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出爐。中國133家企業上榜,占了全世界四分之一多。陜西入圍企業連續六年是延長石油和陜煤集團。
中國大陸500強數量首次超過美國
《財富》雜志每年一度的500強榜單對研判一國或地區經濟結構有著較強參考,今年的名單上,有133家公司來自中國。其中,中國大陸(含香港)有124家企業上榜,數量首次超過美國。世界最大的500家公司中,四分之一多來自中國。
全球最大的5家企業里,美國的沃爾瑪連續七年占據首位。排在2-4位的皆來自中國,分別是中國石化、國家電網和中國石油,荷蘭的殼牌石油排在第5位。
中國企業盡管在銷售收入、凈資產等方面與世界500強不分伯仲,但盈利指標卻達不到平均水平。41億美元,這是500強的平均利潤,而中國上榜企業平均利潤35.6億美元。不少上榜企業雖然營收規模進入500強之列,但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利潤是虧損的,諸如中國化工集團、鞍鋼集團、中國建材集團等。
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特聘教授仝鐵漢表示,一般判斷企業強弱和發展潛能,應綜合考慮營業收入、總資產、凈資產、市值、利潤總額、凈利潤、每股收益、經營凈現金流量等經營指標。
延長石油、陜煤集團連續6年上榜
按照企業總部所在城市來劃分,今年陜西有兩家企業上榜,分別是排在第265位的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和273位的陜西煤業化工集團。其中,延長石油營收已增加到445.64億美元;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今年營收達到437.98億美元,與上年相比,在500強中的排名由281位前進了8位。值得注意的是,陜西上榜企業已連續6年沒有變化。
世界500強的變化也反映出世界經濟的格局。20年前(2000年),日本擁有107家世界500強企業,而到了2020年,日本僅剩下53家世界500強企業。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躋身世界500強,意味著他們在做大規模方面已做得足夠好,下一步如何做強則顯得更加迫切。中國大陸上榜公司利潤的44%來自銀行,若不計算10家銀行的利潤,其他114家中國企業的平均利潤近22億美元。同比,美國企業這一數字為63億美元,是中企的近3倍。
還有一個現實值得關注——中國上榜企業連續多年集中在能源礦業、商業貿易、銀行、保險、航空與防務等產業,缺乏與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密切相關的大公司。
如果將視角放到陜西,以上情形亦有所體現。一面是延長石油和陜煤集團做大做強,另一面卻是其他陜企的遲緩,2015年之后,沒有第三家陜西企業躋身世界500強。
業內人士指出,兩家上榜陜企體現出地區產業的資源稟賦,而在金融、科技、制造、生活等產業方面,若以世界500強的榜單為參考,陜西企業需要做的還有更多。 華商報記者 李程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