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秋季開學季即將到來,廣大莘莘學子們也將踏入高等學府,開啟他們的大學生活。對于東溝村的大學生來說,新學期的學費有沒有著落,還有沒有什么實際困難,這些問題牽動著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廣大干部員工的心。開學伊始,柞水縣曹坪鎮東溝村的11位大學生,就收到了一份包含愛心的開學禮物。
東溝村是曹坪鎮最偏遠的一個村,也是華夏銀行西安分行的定點扶貧村,“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百業發展、教育優先”,華夏銀行向來重視對該村的教育扶貧和智力扶貧,今年,這個村又有11名考生考上了本科、專科院校。為了幫扶解決這些學生的學費問題,8月30日,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在柞水縣東溝村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為考上大學的11名學生送來33000元的愛心助學金,涓涓細流匯聚起愛的浪潮,助力貧困學子圓他們的大學夢。
柞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魯永紅 、曹坪鎮黨委書記周子淋、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龍少峰、華夏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建彬、黨委委員、副行長王江浩、工會副主席、黨委辦公室主任張秦軍、辦公室副主任殷皓舶、大興新區支行行長邢喜郁、駐村干部高渭斌、王華軍以及受助學生代表和家長參加助學儀式。
儀式上,柞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魯永紅等領導對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多年來扶貧攻堅以及熱心助學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贊揚。
華夏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建彬致辭并簡要介紹了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多年來對東溝村的幫扶工作情況,并對受助學生提出了三點殷切期望:
一要筑牢信念之基,以積極樂觀的心態開啟人生新的征程;二要堅定成才之志,發奮學習,提高自身的素質與能力;三要心懷感恩之心,回報父母、回饋家鄉、回饋社會。楊建彬行長表示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將繼續履行社會責任,一要做教育扶貧的領跑者,二要做公益事業的接力者,三要做普惠金融的先鋒者。
曹燁同學是東溝村的一名學生,家庭經濟來源少,僅靠父母務農的微薄收入,她一邊學習一邊還要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擔,在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她和全家陷入了愁緒,“學費和生活費可在怎么辦呢!”為此,曹同學的父母向親朋好友求助,但仍然無法湊齊。此次捐資助學活動,曹燁同學作為受助學生代表發言,儀式上她滿懷深情的發言,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她表示感謝政府部門及華夏銀行給予的關心與支持,為她解決了燃眉之急,也為她的家庭帶來了希望,她將滿懷感恩之心,勤奮學習,努力學有所成,回報父母、回饋家鄉、回饋社會。
儀式后,華夏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建彬與柞水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魯永紅 、曹坪鎮黨委書記周子淋、縣鄉村振興局副局長龍少峰、親切交談,魯縣長對東溝村近年來脫貧工作的基本情況、扶貧工作及資源優勢等問題做了介紹,并就華夏銀行在駐村扶貧、科技公益、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等措施表示感謝。楊建彬行長表示,華夏銀行將持續深入開展鄉村振興幫扶工作,幫助東溝村走出一條農業立村、產業強村,副業興村的共同富裕之路。
此次活動中,該行黨委書記、行長楊建彬一行來到駐村干部的宿舍中,送上米、面、油等生活食品并與兩任駐村干部親切交談,楊行長提出:新時代的駐村干部要更好“駐”出成效,堅持把黨建引領作為重要抓手,在工作重點、工作導向、工作作風等事關駐村工作成效的根本性、基礎性、長遠性問題上精準發力,必須緊扣鄉村振興的工作重點,堅持“找對路子不懈干”的工作導向,在駐村扶貧工作上做出新成績。
華夏銀行作為一家國有金融企業,始終堅持履行社會責任和政治擔當,堅決貫徹落實省級單位鄉村振興各項工作任務,實施鄉村振興駐村幫扶工作,自2017年以來,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先后向東溝村派出六名駐村扶貧干部,累計投入扶貧資金四十余萬元,從產業、教育、人才培養、消費扶貧等方面開展幫扶工作,對東溝村的脫貧和振興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今天,華夏銀行捐資助學活動的實施,就是為了在東溝村營造出“知識就是力量、知識改變命運”的良好文化學習氛圍。
2020年4月20日,在陜西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柞水縣小嶺鎮金米村,點贊當地特產柞水木耳,成了“最強帶貨員”。為了解金米村木耳產業如今的發展情況,借助此次捐資助學活動,楊建彬行長一行走進金米村,在村委同志的帶領下來到了木耳展銷中心,體會總書記來陜調研時走過的路,感受金米村堅持木耳產業發展壯大的信心,學習該村脫貧、振興工作的新經驗。
沒有觀念的更新,就不會有發展的突破;沒有思想的解放,就不會有發展的跨越。新時代,華夏銀行西安分行將肩負新使命,在踐行社會責任的道路上奮勇前行,當好鄉村振興金融主力軍,為助力構建新東溝貢獻華夏力量。(李寅)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