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來,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營業部堅持從學習黨的歷史中汲取營養,以黨的建設為統領,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服務鄉村振興為抓手,立足地方發展格局,把握區位特色優勢,用好用足國家政策,加大信貸支農力度,全力服務大西安新時代追趕超越。至12月5日,累計投放貸款154.26億元,貸款規模突破500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達501.41億元,用心用情用力詮釋政策性銀行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
堅持黨建引領,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與經營管理深度融合
今年以來,根據中央及上級行黨委要求,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營業部黨委迅速行動,領會精神,建立機構,制定措施,全面推動轄內各機構及機關各部門黨史學習教育工作的開展。
黨的全面領導持續加強。通過學習黨的百年輝煌歷史,全行上下持續深化對黨的思想理論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貫徹落實中央及總、省分行決策部署、履行好主責主業的政治自覺和使命擔當,支部堡壘作用更加突出,干部人才隊伍建設持續加強,全體員工對黨的初心使命領悟更加深刻,踐行行動更加自覺,勞動紀律更加良好,干事創業精氣神更加明顯,作風建設得到大幅提升,呈現出隊伍穩、人心齊、干勁足的良好風貌。
基礎管理工作持續夯實。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與黨建相結合,切實做到規定動作做到位,自選動作出亮點,以學黨史見行動,抓黨建促發展。建立黨建和高質量發展聯系行機制,全面完成分支機構內設部門和人力資源配置優化工作,機構改革平穩完成。工作推進上實行周一例會制度,制度執行上實行逢會先學文件,遇到問題先從文件規定中找辦法。堅持實績導向,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干部員工的發展信心,加大了支農力度。
從嚴管黨治行持續發力。黨委貫通協同“兩個責任”,通過制定監督工作方案,開展心得體會展評,設立學習專欄,觀影看劇,工作日播放黨史百年天天讀音頻,組織收看紀慶祝建黨百年專題片,追尋紅色基因開展現場教育等,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堅守廉政底線,一把手講案防,加強節日“四風”、疫情防控等各類專項監督,紀委堅持周例會提醒制,開展日常提22次,紀委書記廉政回訪企業30戶,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
業務經營效益好于預期。緊抓省市共建大西安的戰略機遇,圍繞重點工作推進和重大項目建設步伐,攻堅克難、落實專人,明確任務,一抓到底,進一步發揮政策性金融“當先導、補短板、逆周期”的職能作用。至11月末,支農資金籌集日均余額128.28億元,較上年增加11億元,占全省系統增量65.17%;實現FTP利潤4.73億元,完成省分行下達任務3.831億元的123.47%,占全省系統的214.03%。無不良貸款。同時,積極開展為群眾辦實事活動,目前收集活動127條,已完成114條。
強化擔當作為,積極盤活鄉村振興有效資源
今年以來,該行聚焦西安市重大、重點項目,精準對接鄉村振興規劃和農業農村金融需求,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擦亮“糧食銀行”“農地銀行”“水利銀行”“綠色銀行”特色品牌。尤其是省分行集中辦貸工作開展以來,該行對標對表全年工作目標任務,集中人力,攻堅克難,確保各項貸款資金早日投放。
一是聚焦營銷對接,加大項目培育。結合省、市重點開工項目、省發改委與省分行聯合發文的大好時機以及發布的“十四五”國家重大項目清單,積極開展“大營銷 大走訪”活動。加強政銀企對接,通過定期交流政策、參與項目調研、共同研判形勢、進行專題輔導等方式,加大項目營銷培育,目前,一級庫入庫項目 154個,入庫金額932.42億元;二級庫入庫項目 14個,入庫金額 74.4億元,本年實現首筆投放27筆,審批金額146.44億元。
二是成立組織機構,強化人員保障。抽調業務骨干20人組成集中辦貸項目小組,主動作為,攻堅克難,省市縣三級行上下聯動,圍繞重點項目集中作業,統一調查、集中評估,全力推動項目落地。
三是創新工作方法,保障工作質效。該行創新評審形式,采取“項目互審、集中匯報”的形式,省市縣三級項目評估成員互相交流,互相研討,交流評估進度、會商解決問題,保證了信息暢通,保障項目評估質效。在評估期間,評估小組各成員加班加點、持續作戰、同步作業、層層推進,不斷優化各環節評估工作效率,做到項目評估嚴格、細致、高效、合規。
四是建立監測臺賬,及時跟進進度。建立項目監測臺賬,逐項目落實責任。各條線主動對接省分行對口部門,及時跟進項目進度,確保項目穩步推進。實行費用與業務發展掛鉤,積極推動新營銷項目早落地、多投放,已批待放項目早投放、早見效。1-11月累計審批貸款項目37個、184.62億元,實現投放48個、108.41億元,其中省分行集中辦貸審批項目18個80.3億元,實現首筆投放16個、38.2億元。
圍繞“六大領域”,全力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
——服務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是“十四五”時期“三農”工作的首要任務。該行主動提升站位,聚焦聚力重點領域和區域,發揮全力服務有效銜接的骨干和主力作用。目前,有效銜接貸款投放12.37億元,余額73.84億元。其中:審批絲綢之路風情城二期旅游扶貧貸款10.8億元,投放8.5億元,幫扶已脫貧享受政策的貧困戶62人簽訂3年以上就業合同,年人均增收2.16萬元;投放西咸新區云谷三期產業扶貧貸款1.9億元,以就業及幫扶形式帶動78名已脫貧享受政策的貧困人口,另外,通過購買農副產品9.8萬元對58名貧困人口予以幫扶。
——全力服務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糧油信貸是農發行的本源,是最核心、最基本的業務。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是農發行的立行之本、發展之基。一年來,農發行陜西省分行營業部堅定不移扛起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的政治責任,站在“手中有糧,心中不慌”的政治高度,全力做好糧棉油購、儲、銷的資金供應,不斷優化糧油貸款結構。至11月末,累計投放糧油貸款18.79億元。政府儲備調控及農產品購銷儲貸款余額41.73億元,其中:中央儲備糧油貸款4.83億元,省級儲備糧油貸款12.27億元,市級儲備糧油貸款12.15億元,縣級儲備糧油貸款1.21億元。同時,服務總部經濟,多方位支持糧棉油產業鏈發展。從種子、收購、調銷、儲備、銷售全產業鏈出發,擴大“糧食銀行”品牌影響。尤其是加強對重點企業糧農、愛菊、西瑞、石羊等多業態大型集團公司的信貸服務支持,目前糧農、石羊兩大集團貸款余額5.35億元,確保了國家糧食安全,維護了西安市場穩定。
——服務鄉村產業振興,加快農業現代化。產業興旺是實現農民增收、農業發展和農村繁榮的基礎,支持普惠小微企業是體現政策性銀行支持“三農”產業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該行利用中心城市行區位優勢,進一步強化政治擔當,累計投放普惠小微企業貸款1.12億元,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創造性發揮支農杠桿效應和信貸引領作用。
——服務鄉村建設行動,支持農業農村建設。該行在支持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方面持續發力,投放藍田縣“四好農村路”工程項目0.85億元,協助打通農村通行“最后一公里”;支持西咸新區灃西文化公園項目,審批5.3億元,投放3.4億元;作為銀團貸款參與行,投放5.3億元支持西安高新一中新校區項目建設,優化教育資源配置。
——服務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結合西安自身流域特點,用好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生態環境保護等信貸產品,繼續大力支持西安全域治水和三河一山項目工程。1-11月審批項目9個、42.34億元,投放17個、43.16億元。其中,投放灃河、潏河入灃口一期綜合整治項目13億元,投放中央創新區北側海綿城市及生態綜合治理工程項目3.5億元,為提升西安市高新區區域形象、改善水系功能提供了保障;投放涇河南岸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建設項目2.4億元,為市民提供水清岸綠、活力有序的親水環境。
——全力服務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綠色銀行”品牌。該行認真貫徹落實“兩山理論”,大力支持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國土綠化行動、清潔能源、節水節能改造等項目。本年度新發放碳減排貸款項目3個6.195億元,其中:審批清潔能源項目2個、14.6億元,投放6億元。審批熱力管網節能環保項目1個、0.69億元,投放0.195億元。
積極拓展國際結算業務,支持國內國際雙循環
今年以來,該行積極拓展國際結算業務,辦理國際結算業務1.60億美元,完成省分行下達任務1.25億美元的128%,占全省系統國際結算量的94.67%。其中,累計開出進口信用證5筆,共計1.53億美元,用于支持進口大豆25萬噸;累計辦理進口押匯5筆,金額1.33億美元,折合人民幣8.45億元。同時,累計減費讓利204.23萬元,其中國際結算手續費等1.48萬元,減免信用證開證費148.25萬元,讓利各項匯兌收益54.5萬元,有效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減輕了企業負擔。(周向陽)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