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農發行咸陽市分行緊抓穩經濟大盤和盤活國有資產等政策機遇,找準服務“三農”和鄉村振興工作的著力點,于12月31日成功投放水利建設貸款4.5億元,有力支持咸陽市新興紡織工業園井水處理站及管網資產盤活項目,有效盤活資源、助力提高當地水資源利用效率,讓“放心水”流入百企千家萬戶,以實際行動擦亮“水利銀行”品牌。該筆貸款也是全市首筆國有資產盤活貸款。
突出政策引領,變“閑”為寶顯擔當。國有資產盤活的相關政策出臺后,該行搶抓機遇,快速響應,通過舉辦業務知識培訓班、開展集體學習等方式,專題學習國有資產盤活政策要點,提升實戰本領。該行通過與高新區、經開區管委會及各縣區政府開展政策學習“讀書會”,與市縣政府部門高層對接,宣講國有資產盤活政策,暢通信息溝通渠道。在營銷過程中了解到,咸陽新控水務有限公司井水處理站設計能力較大,但輻射區域小,存在國有資產運營效能較低、資源浪費等情況,區域內供水需求問題亟待解決。民之所急,我之所向,該行主動跟進,第一時間就國有資產處置事宜與西部產權交易所進行業務咨詢,指導管委會按照國家相關政策對項目資產進行清產核資、審計評估。同時,該行結合農發行業務范圍,與相關部門及承貸企業密切對接,通過多次項目會商,協商確定項目規劃,加快項目營銷推進,多措并舉狠抓存量資產盤活整合,變資源為資產、變資產為資本,變閑置為利用,譜寫資產盤活工作新篇章。
強化金融賦能,貫通協同提質效。該行抽調精干力量,組建工作專班,對國有資產盤活項目進行專項推進,根據融資需求,量身定制融資服務方案,倒排工期,掛圖作戰,安排人員分別與企業和上級行對接跟蹤流程,合力加快推進項目落地。12月中下旬,新冠疫情傳播加劇,面對行內員工紛紛因疫情高燒病倒,但項目貸款時間緊、任務重的艱難局面,市分行領導與業務部門克服病情影響,多次線上開會研究疏通貸款落地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實時與省分行對接推進計劃、批復等相關流程,協調加快落實貸前條件;許多業務人員在高燒不退的情況下仍堅守審查審批貸款流程、完善相關資料;現場辦公人員一人身兼數職,加班加點完成貸款資料收集審核以及手續上報工作,克服疫情影響前往企業負責人隔離住所簽訂貸款合同,力促貸款快速落地。最終在省市縣三級聯動,前中后臺密切配合,全行員工凝心聚力的共同努力下,順利實現了貸款審批投放。
履行社會責任,金融活水潤民生。該行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新發展理念,積極利用盤活存量國有資產貸款的政策優勢,搶抓機遇,深耕主場,充分發揮“水利銀行”品牌特色和水利建設貸款產品優勢,全力支持民生水利項目建設,助力地方經濟發展。項目運營后,預計2027年日供水量可達4.00萬m³,是2021年日供水量的1.56倍,供水量達到水廠設計能力的80%,是2021年設計能力的1.55倍,可為咸陽高新區內的企事業單位、居民持續供水,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同時,項目將有效盤活存量資產,形成存量資產與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最大程度提高資產運營率和經營效益,促進水利節能、生態環境保護,加快地方經濟綠色轉型發展。(徐銘浛)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