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持續推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成果在金融服務中的轉化運用,近日,工商銀行陜西省分行密切結合信貸業務特點和基層工作實際需求,在信貸管理專業條線推行“三問五不準”工作作風行動方案,以作風建設力促信貸服務工作質效全面提升,高標準體現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
“三問五不準”作風行動是基于工行陜西分行信貸業務在主題教育調研整改中的著力方向、深化治理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典型問題的現實要求、主動服務為基層減負賦能的工作定位而提出的,具體內容為:“三問”——信貸管理條線哪項重點工作是你完成的?基層行哪些困難是你解決的?哪些風險點是你監測到的?“五不準”——一是服務積極主動,不準說“我不知道”;二是首問負責制,不準說“不歸我管”;三是敢于擔當,不準說“這事別找我”;四是幫助基層熟悉信貸政策、尋求辦法解決問題,不準簡單說“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五是特事特辦,急事急辦,不準因自身主觀原因造成前臺、基層不便。
為保證“三問五不準”作風行動迅速高效落實,盡快展現信貸服務新面貌,工行陜西分行以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的要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準,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為導向,對信貸管理專業隊伍提出了堅持黨建引領、強化責任擔當、堅持廉潔自律等工作要求,要求領導干部要帶頭改作風樹新風,對黨中央、總省黨委的決策部署和工作任務,雷厲風行、緊抓快干、馬上就辦;帶頭解決實際問題,堅決破除部門墻,防止部門間推諉扯皮、溝通協調不暢等問題;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強化責任擔當,著力發現信貸風險隱患。要求信管專業人員要嚴格執行各項監督制度,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堅持不懈涵養清廉之風、筑牢清廉防線;對存在“說情打招呼”“提前定調”“干預信貸審批”的情況要作為廉潔風險的線索來源提交同級紀委;規范自身用權行為,作嚴于律己、嚴負其責的表率,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干實事。
針對影響服務觸達效率、基層反映強烈的材料報送過頻過繁問題,工行陜西分行在方案中提出了“五個一律不報”的整治措施:可報可不報的材料報表一律不報,系統可直接提取的材料報表一律不報,部門相互協調直接獲取的材料報表一律不報,通過上級行或監管部門直接獲取的材料報表一律不報,重復報送、多頭報送的材料報表一律不報。同時明確提出踐行“事不過夜”的服務承諾:對于符合規定的業務,確保當天完成審核;對于存在問題的業務,當天一次性反饋全部問題,杜絕單筆業務反復退回。同時強調必須發揮專業優勢統一風險把控標準,下大力氣提升普惠金融的工作效率,努力實現審核標準化、模板化,堅決杜絕“今天一個說法,明天一個說法”“這個人一個說法,換個人另外一個說法”現象,取信于民、服務為民。
工行陜西分行在方案中大力倡導推行“小改小革”創新理念,引導信貸人員緊盯日常工作中的“小問題”,努力通過不起眼的小改變、小革新,及時解難題、創效益,進而針對性制定完善工作標準,形成制度規范,建立長效機制。同時強調要積極推進數字化轉型賦能服務效率持續提升,不斷拓寬、挖潛行內外數據運用,深入發掘客戶需求,并加快落地智慧信貸系統,開發配套智能監測系統,持續提高信用風險管理的智能化、自動化水平,讓系統逐步替代人工,真正實現減負賦能,為基層一線、前臺營銷提供精準有效的服務。方案還完善了監督考核措施,強化信管條線人員紀律意識和職業道德操守,自覺把各項工作放到扎實推進全行信貸業務高質量發展中去謀劃和落實,把作風建設作為黨建檢查和業務檢查的重要內容抓緊抓實,加強信貸條線評估督查和管理考核,對弄虛作假、推諉扯皮、造成嚴重后果的典型突出問題嚴格問責。
新年開啟不到一個月,按照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指向和主題教育問題導向,工行陜西分行已相繼修訂出臺了《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管理實施細則》《票據貼現業務下沉網點實施方案》《普惠金融三年發展戰略規劃(2024-2026年)》《陜西普惠金融與鄉村振興業務推進委員會章程》《養老金融委員會工作規則》等服務措施和業務安排,還有一系列深度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制度安排正在陸續推出。這些制度安排,更加彰顯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宗旨,更加突出了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更為陜西分行高質量服務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陜西新篇章提供了堅實的制度和作風保證。(工行陜西分行供稿)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