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公布了2024年國家高新區的綜合評價結果,西安高新區以卓越的業績和持續的創新力脫穎而出,榮登第五名。
▲2024年西安高新區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00萬輛
科創動能澎湃 成果轉化顯著
在綜合評價中,西安高新區的創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得到了充分肯定。西安高新區人均技術合同成交額僅次于中關村科技園區,位列全國第二,是西安高新區在本次評價中最為亮眼的成績。2021年以來,西安高新區堅持緊抓“雙中心”核心區建設機遇,以“科創高新”為引領,千方百計抓創新、全力以赴促創新,推進創新要素高度集聚、創新生態高質構建、創新成果高效轉化。
近年來,先進阿秒激光設施、高精度地基授時系統等大科學裝置快速布局,超快光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等多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先后落地,空天動力陜西實驗室等高能級創新平臺持續發力,構筑形成多元創新平臺體系,西安高新區“雙中心”核心區建設加速成形起勢,原始創新策源能力和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能力不斷提升。
與此同時,西安高新區扎實推行實施“一院一所一校”成果轉化模式,持續升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的全鏈條孵化加速體系,聚力實施科創企業“育小、登高、升規、晉位、上市”五培工程,讓更多技術成果變成樣品、做成產品、形成產業、走向市場。
數據顯示,西安高新區技術合同交易額從2020年的460億元提高到2023年的1505億元,全社會R&D支出占GDP比重達到8.5%,科創活力持續迸發、動能不斷釋放。
▲陜西光電子先導院是推動高新區光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平臺
制造業實力躍升 企業活力充沛
工業總產值作為單項評價的“子榜單”之一,西安高新區位列全國第六。名列前茅的排名背后,是西安高新區產業實力的大幅躍升。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堅持實體經濟立區、先進制造業強區,圍繞“55611”現代產業體系,持續強鏈、補鏈、延鏈,同時積極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產業發展面貌日新月異。
最顯著的變化發生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領域。從2021年起,西安高新區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期,汽車年產量在30萬輛的基礎上連續突破60萬輛、90萬輛大關,2024年的產量已經超過100萬輛;與此同時,汽車產業產值連年攀升,從2020年466.8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1845.33億元,年均增速直逼58%。短短數年時間,西安高新區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生產基地,一躍成為我國汽車產業格局的重要一極。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快速崛起的同時,西安高新區五大優勢主導產業齊頭并進,19條產業鏈快速延伸,“55611”現代產業體系壯大成勢,成功培育兩大千億元級產業集群,實現制造業千億企業“零”的突破,形成了大企業規模躍升、中小企業活力充沛的發展態勢。
▲位于絲路科學城的秦創原集成電路創新中心
打造營商環境 護航企業發展
近年來,西安高新區始終以企業滿意度為標尺,聚焦企業發展難點、痛點、堵點,精準把脈,逆向倒推、深挖根源、綜合施策,全力做到“知企所難、排企所憂、解企所惑”,努力構建西部領先、全國一流的營商環境。比亞迪多次追加投資、韓國榮達半導體落地、法國埃頓連投兩期項目、三星半導體建成全球最大閃存芯片生產基地……企業的選擇,是對西安高新區營商環境最有力的說明。
西安高新區嚴格落實國務院、西安市高效辦成一件事“13+8+10”重點事項清單,探索推出開辦運輸企業、建設項目開工、放射診療許可、危險化學品經營等“一件事”主題,累計辦件量超7.5萬件,有效促進了平臺間數據共享和互聯互通。
與此同時,西安高新區面向全區463家規上工業企業及市級重點工業項目指派管委會257名干部員工一對一專職服務,共解決1639個急難愁盼問題;推行“親商助企專員包抓”“助企一把平臺”“陜企通”“企業直通車”等服務。
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區已累計登記市場主體近24萬戶,147家企業入選陜西省2024年上市后備企業名單,全省占比達29.4%,21家企業成為全市49家重點產業鏈首批“鏈主”企業,產業帶動力持續增強。
此次綜合評價結果的公布,不僅是對西安高新區的肯定和鼓勵,更是對全國其他高新區的激勵和鞭策。未來,西安高新區將繼續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推動區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張楚翌)
《各界導報》2025年1月16日 第5846期 第04版
編輯: 意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