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四心”砥礪謀發展 篤行不怠啟新程——2024年陜西省農村信用社高質量發展紀實

2025-01-22 16:22:06  來源:各界新聞網  


[摘要]截至2024年末,陜西農信資產總額11374億元,全年累計投放貸款554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158億元,較年初增加45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9347億元,較年初增加716億元,總量和增量持續穩居全省同業前列。...

  一年砥礪奮進,一度春華秋實。回望剛剛過去的2024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省委金融辦、省財政廳和金融監管部門的支持指導下,陜西省農村信用社(以下簡稱“陜西農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守做好三秦百姓的“專心銀行、貼心銀行、良心銀行、放心銀行”發展定位,秉承“求質不唯量、求難不求易、求實不務虛、求穩不貪大”經營理念,圍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三個年”活動和支持經濟穩增長部署要求,堅定信心、真抓實干,業務經營總體保持“穩中求進、穩中向好”態勢。

  截至2024年末,陜西農信資產總額11374億元,全年累計投放貸款5548億元,各項貸款余額5158億元,較年初增加455億元,各項存款余額9347億元,較年初增加716億元,總量和增量持續穩居全省同業前列。

  成績來之不易、成之惟艱。一組組數據背后,無不匯聚著陜西農信不忘初心、心系發展的信念和力量,彰顯著陜西農信人實干奮進、擔當有為的最美底色。

  鑄魂強基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企業高質量發展

  過去一年,陜西農信堅持以“黨管金融”為根本保證,全面深化“農信黨旗紅”品牌建設,著力推進“黨建+金融文化”相融互進,融入中心、服務大局,為高質量發展厚積“硬核力量”。

  ——強黨建之根鑄發展之魂。陜西農信持續強化理論武裝,嚴格落實“第一議題”制度;扎實推進黨紀學習教育,配發學習教材5000余冊,自主開發“黨紀學習教育”APP,累計培訓系統內黨員3090人次;一以貫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制定加強作風建設“十條措施”,印發《干部員工違紀違法行為負面清單》,扎實開展“堅守主責主業 依法合規經營”主題活動,切實推動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向縱深推進。

  ——持續深化黨建品牌內涵。陜西農信編印《“農信黨旗紅”黨支部實務操作手冊》,著力提高各級黨組織黨建工作能力和水平;堅持示范引領,挖掘梳理亮點做法,堅持按季評選崗位先鋒、按年評選崗位標兵,全轄已建立特色黨支部350余個;陜西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以下簡稱“省聯社”)被中國文化管理協會授予全國“企業黨建實踐創新典范單位”,“農信黨旗紅”黨建品牌先后獲評全國金融系統“新時代極具前瞻和引領價值黨建品牌”、全國農信系統“黨建創新案例”等稱號。

  ——著力打造過硬隊伍。陜西農信堅持黨管干部、黨管人才,建立優秀干部庫,優化組織架構,建強干部梯隊;抓好員工培訓,制定教育培訓三年規劃(2024—2026年),開展培訓3858期;通過“農信網校”開展直播培訓105場,受訓5.7萬人次;開展第五批“琢璞”計劃,29名機關干部赴基層一線參加實踐鍛煉,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不竭動能。

  ——凝聚蓬勃發展的精神力量。陜西農信建設用好農信史館、全面從嚴治黨主題館等有形載體,籌建農金文化館、支農支小館等主題場館,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融入高質量發展實踐;在省聯社成立20周年之際,舉辦陜西農信文化成果發布會,發布《延安時期紅色農信》課題研究成果和《波瀾壯闊七十年》系列叢書、專題片、農信組歌“三部曲”;多名農信人在全國、全省多項業務競賽和各類文體比賽中摘金奪銀,并獲得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陜西省技術能手等榮譽。

  提質增效 以高質量金融服務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過去一年,陜西農信主動扛起地方金融排頭兵的使命擔當,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扎實開展“三個年”活動,著力支持“四個經濟”,全力服務陜西穩增長大局。

  做實做細金融“五篇大文章”。陜西農信印發《關于做好五篇金融大文章 推動陜西農信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引導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傾斜;與省科技資源統籌中心簽訂《科技成果轉化/企業金融合作框架協議》,當年累計向高新技術及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73億元,累計向“秦科貸”名單內企業發放貸款81億元;制定20條綠色金融服務措施,細化陜北、關中、陜南地區綠色信貸投向,爭取擴大“碳減排支持工具”使用行社范圍,累計發放綠色貸款超135億元。同時,基于“一心兩翼三大體系”數智普惠金融服務體系,為廣大“三農”客戶和小微客群提供“批量化、高效率、低成本”的普惠金融服務,年末普惠型涉農貸款、普惠型小微貸款實現“戶量雙增”;向全省養老產業預授信150億元,建立柜臺內外全方位適老支付服務體系,2024年末,創建適老化支付服務示范網點1485個,覆蓋率73%,獲評“2024年度養老金融示范服務機構”稱號。

  持續深化“三個年”活動,深入開展“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制定了20條具體措施,錨定“兩重”領域,將重點建設項目清單納入名單制精準營銷,按照“對接一批,儲備一批,辦理一批”的原則,對符合貸款授信條件的項目全面完成評級授信。全年累計向“銀百高速”“咸陽年產40萬噸高端包裝用紙”等34個省級重點項目及相關企業發放貸款超41億元。深入實施工業重點產業鏈“一鏈一行”、現代農業重點產業鏈“行長+鏈長”等工作機制,履行7條產業鏈主辦行和3條產業鏈主要參與行職責,全年累計向34條工業重點產業鏈及8條文旅產業鏈發放貸款212億元,向8條現代農業產業鏈發放貸款1068億元。

  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的蓬勃發展,貫徹落實并主動融入“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建立省、市、縣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全年走訪企業13013戶,授信客戶和貸款客戶均超過2500戶。陜西農信金融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25條措施,運用“信易貸”平臺數據,深化網格化金融服務模式,充分運用再貸款、再貼現等貨幣工具,精準傳導政策紅利。全年累計發放民營企業貸款2645億元,累計發放小微貸款1856億元。

  聚焦消費升級精準施策,以推動“兩新”工作為重點,印發《金融支持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的實施意見》,開發專屬信貸產品,累計發放9億元。通過網格化金融服務和貸款專營網點,將金融資源向營利性服務業傾斜,貸款余額1057億元。積極助力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落實房地產項目融資協調機制,加大“白名單”項目信貸支持力度。積極落實宏觀政策部署,穩妥有序開展存量房貸利率調整,完善個人房貸利率定價機制,惠及19余萬名客戶,每年讓利約1億元。

  守正創新 在服務鄉村振興和民生福祉中注入金融力量

  心系經濟發展,情牽民生福祉。一年來,陜西農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充分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厚植支農情懷,勇擔惠民使命,全力當好金融服務鄉村振興“主辦行”,為推動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提供了強勁的金融動能,并以數字化經營“升級換檔”為目標,幫群眾解難題、為群眾增福祉,切實提升金融服務的覆蓋率、可得性、滿意度。

  ——深化鄉村振興服務實踐。持續推動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創建”“農村金融夯基”“助力產業振興”三大工程。兩年累放鄉村振興貸款2779億元,春耕備耕等重要農時貸款305億元,種業振興、高標準農田建設及穩產保供重點企業貸款18億元。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向脫貧地區、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和脫貧人口累放貸款2645億元、1380億元和120億元,其中脫貧人口小額信貸占全省同業的96%。持續推進“信用村(鎮)創建三年提升”和“授信客戶三年倍增”專項行動,兩年累計凈增授信客戶126萬戶,全省農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檔率均超95%,兩年累計凈增信用村3109個、信用鎮111個。凝聚政銀協同服務合力,政府性融資擔保貸款余額138億元;率先形成政府牽頭、隆基承建并成立專項基金擔保、農信支持、農民分紅的“1+4”業務模式,累放貸款2012萬元,帶動11個村集體204戶農戶增收創收。

  ——健全數字普惠服務體系。按照《數字普惠貸款體系“千人千面、百行百策”差異化支撐能力建設工作方案》升級“e 農貸”,優化“秦 V 貸”和“鄉村 V 貸”,穩步推進系統更新迭代,提升服務需求響應速度,2024年末,數字普惠貸款累計授信6689.76億元,規模位居全國農信前列。持續強化線上渠道的金融服務能力,加強餐飲、教育、醫療等民生行業的場景金融服務支撐,至年末,收單業務累計拓展商戶超57萬戶,場景金融累計拓展超3萬戶;同時,加強大數據平臺、智慧城市、數字鄉村的場景建設,全省正常運營金融e站10537個,合計客戶覆蓋率超32%;持續完善“秦e”系列場景金融服務,今年以來新投產咸陽市新華書店等代表性場景和“秦e學”智慧教育、“秦e療”智慧醫療服務平臺。圍繞普惠金融線上線下協同發力,全面完成網點智能化轉型;持續構建“集約化、數智化、有溫度”的遠程銀行服務體系,推動虛擬數字員工建設等。2024年,省聯社多個信息科技項目獲科技金融發展專項獎、金融科技應用創新獎,獲評農村金融科技創新優秀案例(解決方案)等。

  新時代承載新夢想,新征程鑄就新輝煌。2025年,陜西農信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積極踐行金融企業的使命和責任,沿著服務“三農”和實體經濟主航道,不斷探索服務地方經濟發展的金融模式,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奮力書寫金融助力陜西高質量發展新答卷。(王鈺)

編輯: 意楊

相關熱詞: 陜西農信 企業 黨建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城市| 浮山县| 双辽市| 施甸县| 亳州市| 运城市| 讷河市| 油尖旺区| 泰来县| 北辰区| 通榆县| 望都县| 班玛县| 泗阳县| 石渠县| 唐海县| 桂林市| 屯门区| 烟台市| 盐亭县| 遂宁市| 景泰县| 孝义市| 策勒县| 城固县| 淳化县| 江北区| 伊川县| 邯郸市| 弥渡县| 长武县| 嘉禾县| 乡宁县| 郓城县| 榕江县| 阿鲁科尔沁旗| 文山县| 新晃| 蕉岭县| 高台县| 塔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