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慈善協會赴安康市調研慈安便民橋項目建設情況 記者 張璐 攝
本報訊 (記者 張璐)4月18日至19日,省政府原常務副省長徐山林、省慈善協會會長吳前進一行赴安康市調研慈安便民橋項目建設情況,先后深入漢濱區、紫陽縣實地考察6座慈安便民橋,并出席安康市慈安便民橋建設項目觀摩交流會。
在漢濱區譚壩鎮趙溝村慈安便民橋現場,曾在1997年給徐山林寫信,希望協助建橋并寄出1000元善款的當地村民李增福等鎮村干部和群眾,圍在徐山林、吳前進周圍,紛紛對省慈善協會當年捐贈20萬元并派出專人指導修建慈安便民橋表示感謝。
如今25年過去了,這座全省第一座慈安便民橋已成為一座豐碑,不僅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水平,也是安康市乃至全省慈安便民橋發展的起點。慈安便民橋項目也已成為我省慈善品牌項目,被中華慈善總會表彰。
2024年7月,漢濱區黃石灘村慈安便民橋開工建設,由漢濱區慈善協會協調中國建設銀行等愛心企業籌集資金,于今年2月通車。該橋建成后惠及兩個村民組的100余戶500多人。
小橋連通萬民心。在紫陽縣蒿坪鎮、煥古鎮,徐山林、吳前進考察了兩座拱橋和兩座人行吊橋。蒿坪鎮黨委書記胡淵介紹,近年來,鎮黨委、政府把慈安便民橋建設作為重點民生工程來抓,目前全鎮已修建40多座慈安便民橋,深受廣大群眾好評,成為連心橋、致富橋、愛民橋,為助力鄉村振興彰顯了慈善力量。據了解,紫陽縣已建慈安便民橋400多座,走在安康市前列。吳前進對紫陽縣黨政領導重視支持慈善事業發展的做法給予了充分肯定。
在座談會上,徐山林飽含深情地講述了對慈安便民橋項目建設的感受,對安康市率先在全省建成超過3000座慈安便民橋表示祝賀。他說,安康市的做法突出三個亮點,在全省起到了帶頭、示范作用,同時還匯聚了全國各地愛心力量。安康市堅持從實際出發,取得了投資少、見效快、受益面廣的效果,積累創造了新鮮的經驗。特別是為國家重點建設拾遺補闕,創造性地探索出了慈善投資、群眾投勞、交通部門負責設計“三結合”的經驗。希望相關部門在建好慈安便民橋的同時,繼續做到管好、用好、維護好,讓每座慈安便民橋有專人負責管理,可引入“橋長制”的辦法,讓專人負責,定期檢查、及時維護,確保群眾長期受益。
吳前進代表省慈善協會對安康市慈安便民橋項目突破3000座表示祝賀,對安康市慈善工作所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他表示,慈安便民橋項目建設從安康起步,第一座橋在安康市建成,徐山林老會長是我省慈安便民橋建設的奠基人。25年來,省慈善協會三任會長接續推進,把慈安便民橋作為慈善重點品牌項目,每年安排建設700座橋。截至目前,省慈善協會建設慈安便民橋累計投資11.236億元,采取政府購買服務與群眾投勞相結合的方式,共建設慈安便民橋8660座,受益群眾超過414萬人。慈安便民橋項目的實施,有效改善了困難地區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被人民群眾親切地稱為“民心橋”“致富橋”“幸福橋”,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受到社會各界廣泛贊譽,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發揮了積極作用,榮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
吳前進強調,為推進慈安便民橋項目實施,各級慈善組織要上下聯動、同向發力,拓寬資金募集渠道,匯集慈善資源,爭取社會資金,持續抓好慈安橋項目建設,力爭兩年內實現全省慈安橋建設突破1萬座的目標。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