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商洛市商州區三岔河鎮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建設“農旅櫻谷·水美三岔河”目標,堅持黨建引領、三產融合、塑形鑄魂,著力打造黨建強、產業強、治理強、生態美、鄉風美、生活美“三強三美”和美鄉村。先后被評為國家全域森林康養試點建設鎮、陜西省鄉村振興示范鎮、陜西省農業產業強鎮;2025年5月,三岔河鎮閆坪村、七星村被評為全省第一批“千萬工程”示范村。
筑堡壘、育頭雁,建強鄉村振興引擎。以實施基層黨組織“分類指導、爭先進位”三年行動為總抓手,堅持硬件、軟件“兩手抓”,聚力建強村級組織。一是建強“戰斗堡壘”。對照村級組織標準化、規范化要求,籌集資金400余萬元,新建、改造村級活動場所7個,合理布設幸福院、衛生室、文體廣場、快遞驛站等服務設施,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明顯提升。二是培育“頭雁矩陣”。實施“頭雁工程+歸雁計劃”,近3年來,吸引9名在外創業能人、致富帶頭人回村任職、返鄉創業,補配村級干部6人,培養村級后備力量38人,組織53名干部參加學歷提升、鄉村CEO培訓,培育新型職業農民56名。三是壓實“責任鏈條”。制定鎮村兩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責任清單,通過走村觀摩、履職體檢、擂臺比武等方式,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帶著書記干,持續匯聚工作合力。今年以來,全鎮村級黨組織領辦實事80件。
揚優勢、促轉型,做優富民強鎮基礎。突出“望山、看水、憶鄉愁”,堅持農旅融合、點綠成金,構建多元產業發展格局。一是厚植生態優勢。做活“櫻桃”和“水”兩篇文章,形成櫻桃種植和冷水魚養殖兩大優勢產業,建成優質高產標準化櫻桃示范園4個,種植坡塬櫻桃2050畝,發展庭院櫻桃3100戶;實施“魚菜共生”綠色智慧漁業等科技強農項目,推動傳統農業向數字化、標準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二是突出科技賦能。聯合科研院所、行業專家、頭部企業,投入1300萬元,配置物聯網、大數據分析、預測等智慧管控技術,高標準建成七星村設施大棚櫻桃示范園,引領全鎮櫻桃產業高質量發展。三是做強農旅產業。延伸產業發展鏈條,發展三星“梯田民宿”、七星“北斗山居”康養民宿產業集群,舉辦櫻花節、采摘節、攝影大賽等系列文旅活動,帶動農旅產業融合發展。四是緊密聯農增收。推行村企共建發展模式,村集體以閑置資產作價入股與企業合作經營,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得租金、就近務工賺薪金,實現集體經濟發展與農民增收致富有機統一。2024年,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益穩步增長,3個村集體經濟收益分別超過240萬元;全鎮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5920元,同比增長8.6%。
補短板、優環境,扮靚美麗宜居顏值。實施“山、水、林、田、院”一體化保護修復,推動從“一處美”向“一片美”提升。一是補齊短板強基礎。完成145戶土坯房改造,建成12戶集中抗震農房示范點,改建“三格式”衛生廁所1450座,燈塔村等公路沿線7座公廁建成投用。二是完善配套優服務。更新中小學校園和幼兒園配套設施,改造提升區域敬老院,增設殘疾人托養中心,新建文化廣場、景觀長廊、生態停車場等20余處,形成觀光農業、休閑旅游、研學體驗環線。三是美化環境促宜居。打造鎮區門戶區、三星電影廣場等5個景觀節點,對沿線800余戶民居風貌及庭院環境進行改造提升,“見縫插針”植綠栽花,修建小菜園、小花園,七星村、閆坪村、三星村被命名為陜西省美麗宜居示范村,引龍寺村被列入第六批中國傳統古村落。
抓治理、揚正氣,涵養和諧文明鄉風。堅持“支部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化鄉村“末梢”為治理“前哨”。一是以“片區會”議出“真情意”。結合開展平安走訪活動,鎮村干部到群眾家中、田間地頭,開展板凳會、故事會、宣傳隊“兩會一隊”活動。今年以來,共開展活動108場次,通過“片區會”解決“村里事、鄰里事、家里事”92件。二是以“小網格”推進“大治理”。將全鎮劃分為99個治理網格,鎮、村、網格、黨員中心戶四級聯動,推進政策宣傳、環境整治、防汛救災、返貧監測、矛盾調處等重點工作。三是以“微評比”催生“新風尚”。常態化開展“好媳婦、好婆婆”“最美家庭”“美麗庭院”等先進典型評選活動,示范帶動文明鄉風建設。近3年來,評選“文明家庭”51戶、“五美庭院”53戶,表彰各類先進典型154人。(來源:商州融媒)
編輯: 吳佳蕊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