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李鵬
惡性腫瘤是國人健康“頭號殺手”,其中消化道腫瘤發病率占到成人腫瘤發病率半數以上。《“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到2030年,總體癌癥5年生存率提高15%”的目標。為實現此目標,消化道腫瘤防治工作已成為重中之重。
“三分之二的癌癥是可以預防和治愈的,關鍵就是要通過體檢早期發現。”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榆林市兒童醫院院長、榆陽區人民醫院院長賀波提出了《將消化道早癌篩查診治納入醫保》的提案。
賀波表示,數據顯示,超過60%的癌癥中晚期患者從來沒有到醫院進行過癌癥篩查。動輒上萬甚至幾十萬的癌癥中晚期治療費用,造成許多家庭因病致貧。
“‘遏止癌癥、重在預防’的健康防治體系建設迫在眉睫。”賀波說,癌癥中晚期治療效果差、生存質量低,卻又消耗了巨量的醫保資金。為此他建議,將早癌篩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和醫保支出壓力,在國民中形成“治未病”的健康理念,提高我省腫瘤防治的水平。
賀波認為,在政策層面,省、市、縣三級財政應在加大癌癥防治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同時,設立早癌篩查醫保專項基金。在保障機制層面,建議縣級以上醫療機構成立早癌篩查中心,由具有豐富經驗的腫瘤專科醫生把關,“量身定做”個性化篩查方案。“建議行政企事業單位將早癌篩查列入職工常規體檢項目,費用可由單位承擔。”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