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國家癌癥中心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分鐘就有7.5人被確診患癌。
今年全國兩會上,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進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痛點。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也將目光聚焦在癌癥早篩早診早治上。
國家衛健委副主任李斌:我國已開展國家癌癥中心、區域癌癥診療中心和腫瘤臨床重點專科建設,以腫瘤醫院、綜合醫院腫瘤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康復醫院、安寧療護中心為主體的癌癥診療和康復體系初步形成。
我國已建立腫瘤登記年報制度,目前全國建有腫瘤登記處574個,覆蓋4.38億人口,較為全面地掌握了我國癌癥發病、死亡、生存狀況及發展趨勢。下一步,國家衛健委將采取綜合措施持續加強癌癥防治工作,切實降低癌癥死亡率,更好滿足百姓健康需求。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消化系統疾病臨床研究中心主任李兆申:癌癥的篩查及早診早治,可能不是花費錢,而是節約錢。
李兆申說,我們去年算了一筆賬。比方說一個地區里面,如果有一個晚期胃癌病人,從診斷到去世平均花去的費用是20多萬元,最終還無法使壽命延長。如果我們花10萬元篩查出1例早期胃癌的話,那就能為地方節約10多萬元,還能節約更多的衛生資源。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腫瘤醫院院長宋張駿:將癌癥早期篩查納入醫保報銷范圍。
與疾病發生后的治療相比,預防不僅效果好,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成本投入更是遠遠低于治療。我國也可以借鑒國外的經驗,嘗試要求特定人群比如45歲以上人員及有明確家族史的高危人群,結合自身情況進行相關腫瘤疾病篩查,后期如果患病,報銷比例可按照接受篩查的情況進行分類,從而鼓勵群眾提升預防意識。
宋張駿建議,應鼓勵新技術研發,簡化市場準入流程;將防癌體檢與分級診療相結合;逐步將防癌體檢納入醫保,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加強全民防癌體檢科普宣傳。
(第一財經中國經營網)
編輯: 羅亞秀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