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參展 新華社發
11月10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圓滿落幕。為期6天的時間里,在宛如一枚“四葉草”的上海國家會展中心,云集了172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3600多家企業。此次進博會交易采購成果豐碩,按一年計,累計意向成交578.3億美元。進博會上,開放的陜西帶著共贏發展的無限商機,主動向世界張開懷抱。
陜企搭上“全球直通車”
由3700多人組成的首屆進博會陜西交易團,帶來了150多億元的采購需求,從智能及高端裝備到服裝及日用品,從醫療器械保健品到食品及農產品,從汽車到服務貿易,給開放的陜西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商機。進博會期間,陜西交易團及各分團舉辦了多場采購簽約儀式。僅11月6日的“陜西省采購說明會暨簽約儀式”就簽訂了67.75億元的采購項目。
博覽會期間,加拿大圣地伯格集團總經理史蒂芬許對記者說:“我非常高興能和陜西投資集團簽訂5億元人民幣的采購合同,這是一家非常棒的陜西企業。我希望借著這次合作機會,在不久的將來,能讓更多陜西人民使用到我們的產品。”
進博會期間,來自列支敦士登的英特敏娛樂設備有限公司與陜西一家企業簽署了價值4600多萬歐元的游樂設備采購合同。簽約完成后,英特敏娛樂設備有限公司銷售和售后總監葉盛直言,“在進博會上有了令人欣喜的收獲。我相信進博會在今后,第二年,第三年……肯定會給更多的外國企業帶來更多這種合作的機會。”
陜西經貿融入大格局
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五周年,近年來,陜西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陜西自貿區建設如火如荼;截至目前,長安號中歐國際班列年度開行量突破1000列,位居全國第一;進出口貿易穩步增長,三季度全省實現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31.9%。陜西經濟在開放中迸發出巨大的活力和強勁的動力。
首屆中國進博會上,與陜西交易團簽約的外方企業贏得了陜西的訂單和市場先機;通過進博會,陜西也獲得了和世界各國商界面對面交流學習的難得機會。陜藥集團總經理李西乾告訴記者,“進博會這么好一個平臺,能夠使我們更好地和國外加大交流。通過這次博覽會,我們在參展的一些展位上看了之后,特別是澳洲的一些藥品、保健品,這應該是我們今后要合作的一個最大的機遇。”
陜西服務社是陜西老牌內貿流通企業,以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受到消費者歡迎。此次陜西服務社采購團隊在進博會現場接洽溝通了包括食品及農副產品、家電廚具、洗護清潔及化妝品類、兒童玩具類等共計50余家品牌商,其中現場簽訂采購合同一家,預約會后直接采購9家,明確建立合作意向的19家,陜西服務社也將保持進一步溝通,力爭早日合作。“陜西服務社從事內貿流通超過60年,是陜西人民生活消費的放心品牌。我們一直以‘為顧客提供最優質健康的放心商品’為宗旨,對產品選擇非常嚴格,幾乎所有產品堅持直接與廠家對接。”陜西服務社購物中心常務副總經理楚艷麗說,“近年來,我們深刻感受到整個市場的消費升級趨勢,而我們的供應鏈也在相應升級。老百姓對優質進口商品的需求,促使我們在商場開辟了進口商品區。此前,我們的進口商品采購都是通過代理商,無法直接與廠家接觸,這與我們一直以來的商品采購原則是不相符的。這次國家在家門口為我們搭建了與全球廠商面對面的平臺,我們抓住機會,從報名開始就非常重視。”
首屆中國進博會為陜西與世界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平臺,借由這個平臺,自信的陜西向世界張開懷抱。
省商務廳副廳長唐宇剛告訴記者,這次參加首屆進博會的國外商協會組織有幾十家。下一步陜西要搞招商引資和產品向外推介,這是非常好的中介組織。通過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結識他們、認識他們,為下一步推銷陜西的產品走向國外和招商引資奠定一定的基礎。記者 謝斌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