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延安脫貧故事|延安:"綠色革命"夯實脫貧基礎

2019-05-19 09:19:49  來源:陜西傳媒網  


[摘要]五月的延安,群山碧綠,滿目蒼翠。...

  五月的延安,群山碧綠,滿目蒼翠。

  改革開放后,為了過上好日子,延安人民一直奮力改善惡劣的自然生存環境。1998年,吳起縣率先在延安市拉開“退耕還林,封山禁牧,舍飼養羊”的序幕。1999年,延安市開始大規模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在黃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場波瀾壯闊的“綠色革命”。

  “延安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解決了貧困問題。特別是蘋果產業的發展和蘋果產業后整理,為脫貧攻堅工作打下了厚實的基礎。同時,蘋果產業的發展也促進了退耕還林工作,提高了生態建設的質量。”延安市扶貧開發局副局長申均明說。

  “黃沙漫天的景象再也看不見了”

  汽車順著山路盤旋而行,翻過幾道深溝。近日,記者走進黃河岸邊的宜川縣,來到云巖鎮辛戶村。

  “今年蘋果的收成,就看這段時間的管護哩。”辛戶村黨支部書記張延剛正在打理果園。

  順著果園眺望對岸山巒,白楊、垂柳、連翹、紫丁香、常青樹高低錯落,山桃花、山杏花、蘋果花競相綻放。

  20年前,延安農村經濟以種糧為主,受自然條件影響,糧食畝產量較低,農民收成并不好。春種一面坡、秋收一袋糧,蕭索荒山、漫天風沙,曾是紅色老區的“黃色哀愁”。

  “當時縣上通知農民退耕還林,許多人都認為是‘哄人’呢,都說農民不種地吃啥?”張延剛說。

  大多數人還在顧慮的時候,“大膽”的張延剛承包了120畝坡耕地進行大面積退耕。2002年12月,國家開始第一輪次政策兌現,使老百姓真正相信了退耕還林不僅能讓人吃飽飯,還有錢花。張延剛笑著說:“我一下子成了村民‘眼紅’的對象。”

  老百姓的顧慮消失以后,黃土高原上掀起了造林熱潮,延安的川梁溝峁一下子就被染綠了。第二輪退耕還林工程開始后,延安市對林分結構進行調整,放開了樹木品種的限制。為了提高經濟收入,張延剛組織大家響應政府號召,大力發展蘋果產業。他帶頭平整、承包60畝地栽植蘋果。近兩年,他靠種植蘋果收入了90萬元。作為退耕還林承包大戶,張延剛還領取了國家近19萬元的退耕還林政策補助款。

  “退耕還林讓我們告別了以種糧為主、廣種薄收的傳統土地經營模式,改善了人居和生態環境,過去黃土高坡黃沙漫天的景象再也看不見了。后來通過發展蘋果產業,農民又住上了新房、開上了小汽車,我們真正過上了好日子。”張延剛高興地說。

  林業產業成為致富新路

  如今,延安的荒坡沒有了,漫天的黃沙不見了,溝岔峁梁綠成片,青山綠水鮮花艷。

  延安退耕還林面積已達1077.47萬畝,植被覆蓋率達到81.3%。從衛星遙感圖上看,陜北地區的綠色面積向北推移400公里。老百姓依托退耕還林成果,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寶塔區的森林豬養殖、安塞區的林下養雞、吳起縣的家庭林場、黃龍縣的羊肚菌種植和中蜂養殖、黃陵縣的森林旅游等,這些都成為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現在每只雞最高能賣到120元,雞蛋每個賣1元5角,每天能賣200個左右。我還開辦了生態農家樂,去年的毛收入有8萬多元。”吳起縣白豹鎮韓臺村村民白治軍高興地說。

  白治軍過去靠放羊、種地、打工生活。20年前,吳起縣實施退耕還林,羊不讓放了,妻子又患病,還要供2個孩子上學,沉重的負擔導致白治軍家庭陷入貧困。2015年,白治軍被識別為精準扶貧戶。在政府幫扶下,他搞起了林下養殖。2016年,白豹鎮黨委又幫白治軍申請了6萬元項目資金,修建了一座大棚。白治軍還利用自家院落辦起了農家樂。

  “夏天生意可火了,雞、蔬菜、瓜果都是自己養自己種,新鮮、綠色、無公害。我還擴大了養殖規模,柴雞、蘆花雞、烏骨雞共有3000多只,以后的日子會越來越好。”白治軍說。

  “蘋果就是我家的致富果、幸福果”

  近年來,延安市在注重生態保護的同時兼顧農民利益,一方面用松柏等長青樹木補充逐漸老化的沙棘、刺槐林;另一方面,優先發展經濟林。作為世界最佳蘋果優生區,經過幾十年發展,截至2018年年底,延安種植蘋果380萬畝,產值接近130億元。蘋果收入占到延安市農民可支配收入的50%左右,主產區占90%以上,蘋果產業對農民來說,是增收貢獻最大的特色產業。2017年,延安市委、市政府作出加強以蘋果分級分揀、冷藏冷運、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等為主的蘋果產業后整理戰略決策。通過不斷延伸產業鏈、提升附加值,延安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讓群眾在全產業鏈上增收,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厚實的產業基礎。

  “去年經過產業后整理的蘋果都是論個賣。蘋果就是我家的致富果、幸福果。”富縣牛武鎮八條鹼村村民朱文武告訴記者。

  今年47歲的朱文武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只能維持溫飽,無法帶來更大的經濟收益。為了找到突破口,他1998年開始種植蘋果。2005年、2013年,他響應國家號召,先后退耕還林25.5畝地,其中生態林17畝、經濟林8.5畝,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山地蘋果20畝。

  “退耕還林后不僅有了收入,還有了更多時間和精力發展果樹種植。去年雖然蘋果受災,但通過產業后整理,收入與往年差不多。”朱文武說。

  2012年,朱文武成立了富縣五星果品專業合作社,依托“企業+合作社+農民”模式,實行標準化生產、企業化管理、品牌化銷售。目前合作社成員有100多人,果園面積達2000多畝,輻射帶動周邊農民183戶。

  為實現“生態美、百姓富”目標,延安人民不懈努力,探索出一條將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相結合、脫貧致富與產業相結合的發展路子。“退耕還林20年,不僅解決了延安水土流失問題,還改善了延安生態環境,把農民從傳統農業產業中解放出來,真正解決了國家要‘被子’、農民要‘票子’的問題。”延安市林業局局長王占金說。(記者 王雄 通訊員 賀彥樸)

編輯: 孫璐瑩

相關熱詞: 延安 綠色革命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阳市| 报价| 洛隆县| 资兴市| 东安县| 张家川| 东辽县| 内黄县| 固原市| 永安市| 陈巴尔虎旗| 抚州市| 开江县| 岳阳县| 乌拉特后旗| 嘉善县| 高雄市| 个旧市| 南陵县| 洛川县| 陵川县| 蕲春县| 青神县| 迁西县| 佳木斯市| 武隆县| 泾阳县| 福贡县| 樟树市| 东莞市| 弋阳县| 黄山市| 东宁县| 福海县| 云林县| 南丰县| 金阳县| 会理县| 澎湖县| 临猗县| 剑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