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去年西安空氣質量改善程度 居全國前20位
2月15日,陜西省生態環境廳召開了2019年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記者從會議上了解到,2018年西安市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居全國169個重點城市前20位。
據了解,2018年我省全面實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四場保衛戰,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改善。全省國考10個設區市PM2.5同比下降9.1%,優于51微克/立方米的國考指標;優良天數同比增加4.6天,重污染天數同比減少3.7天。西安市空氣質量改善程度居全國169個重點城市前20位。全省50個國考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為80%,優于國考指標12個百分點,提前兩年達到 “水十條”目標任務;劣Ⅴ類斷面比例下降到2%,優于國考目標4個百分點。渭河干流水質明顯好轉,出境斷面年均水質提升到Ⅲ類,是近20年來最好水平。
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我省將強化源頭治理,嚴把項目審批,為全省綠色可持續和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關中水泥、焦化等重點行業全面執行關中地區大氣污染排放標準。引導企業改進技術工藝,淘汰落后產能。主動服務全省重大項目,支持培育生態環保產業,積極引導和支持民營企業參與污染防治攻堅戰。強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復,確保耕地生態環境安全。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監督管理。積極開展生態扶貧工作,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同時,集中開展秦嶺生態環境、清潔能源替代、工業污染治理、“散亂污”清潔化改造、高排放柴油貨運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污口和污水處理設施、集中飲用水源環境問題、危險廢物和固體廢物等十項專項整治。圍繞礦產資源開發、違規建設、飲用水水源地保護等秦嶺區域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大聯合執法力度,推動區域生態修復。在關中地區整村推進農村居民、農業生產、商業活動燃煤(薪)的清潔能源替代,采取以電代煤、以氣代煤,以及地熱能、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替代。關中地區全面完成“散亂污”企業及集群清潔化改造。開展清潔柴油車、清潔柴油機、清潔運輸和清潔油品行動。淘汰營運柴油貨車和燃氣車輛6.5萬輛。開展非道路移動機械摸底調查。2019年底,城市、縣城建成區全部封堵入河直排口,杜絕污水直排現象。強化不達標斷面及水質惡化斷面治理。
此外,將對生態環境問題突出的地區和部門實行約談。落實生態環境損害責任終身追究制,依紀依法嚴格問責。一步完善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健全固體廢物處理收費機制,建立有利于節約用水的價格機制,健全促進節能環保的電價機制。對大氣、水環境質量惡化的地區,征收生態環境補償金。推廣渭河治理經驗,探索黃河流域生態環境補償制度,重點開展北洛河、清澗河省級流域補償工作。(記者 高樂)
編輯: 陳晶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