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省政府近日出臺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今年全省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公辦園和普惠性民辦園在園幼兒占比)達到80%,公辦園在園幼兒占比原則上達到總數的50%。分層分類培訓幼兒園園長、教師不少于10萬人,以本專科為主體的幼兒園教師培養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全面普及學前三年教育,形成完善的學前教育管理體制、辦園體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建成覆蓋城鄉、布局合理、安全優質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
普惠性幼兒園納入城鄉公共管理服務統一規劃
我省學前教育將進一步擴大資源,推進普惠均衡,科學規劃布局,優化辦園結構。著力構建以普惠性資源為主體的辦園體系,堅決扭轉部分地方民辦園收費過高的現象。以縣為單位把普惠性幼兒園建設規劃納入城鄉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設施統一規劃。制定應對學前教育需求高峰方案。2020年,以縣(區)為單位編制2020-2022年幼兒園布局專項規劃和分年度建設計劃。
擴大學前教育資源鼓勵國有企事業單位興辦公辦幼兒園
對于辦園資源不足的城鎮地區,通過新建、改建等方式,新增一批公辦園。鼓勵支持街道、村集體、有實力的國有企事業單位,特別是普通高等學校舉辦公辦園,在為本單位職工子女入園提供便利的同時,為社會提供普惠性服務。對于軍隊停辦的幼兒園,移交地方政府接收,確保學前教育資源不流失。
居民住宅區配建幼兒園實現“五同步”
積極扶持民辦園提供普惠性服務,規范營利性民辦園發展。2020年,各級政府進一步完善普惠性民辦園認定標準、補助標準、補助方式及扶持政策,逐年認定一批普惠性民辦園并公示,將提供普惠性學位數量和辦園質量作為獎補和支持的重要依據。對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進行專項治理,確保配套幼兒園與首期建設的居民住宅區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
建立公辦園收費動態調整機制抑制過高收費
優化經費投入結構,健全成本分擔機制。科學核定辦園成本,以提供普惠性服務為衡量標準,統籌制定財政補助和收費政策,合理確定分擔比例。2020年,省級完善并落實公辦園生均財政撥款標準或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因地制宜制定企事業單位、部隊、街道、村集體等公辦幼兒園財政補助政策。
各市發展改革部門會同教育、財政等部門建立公辦園收費標準動態調整機制。非營利性民辦園收費具體辦法由省級制定。營利性民辦園收費標準實行市場調節價,由幼兒園自主決定。各市政府依法加強價格監管,堅決抑制過高收費。落實資助政策,確保接受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家庭經濟困難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得到資助。
嚴禁公辦園“有編不補”和長期使用代課教師
加大公辦園教職工的補充力度,嚴禁“有編不補”和長期使用代課教師。民辦園按照國家配備標準配足配齊教職工。實行教師資格準入與定期注冊制度。嚴格執行幼兒園園長及教師專業標準,完善教師公開招聘制度,落實幼兒園教師持證上崗。建立健全教師個人信用檔案,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對違反職業行為規范、影響惡劣的終身不得從教。落實公辦園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政策,確保公辦園教師工資及時足額發放、同工同酬。民辦園參照公辦園教師工資收入水平,合理確定工資收入。
擴大學前教育專業培養規模
擴大本專科層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培養規模及學前教育專業公費師范生招生規模,支持和鼓勵師范院校及開設學前教育專業的高校設立并辦好學前教育專業,大力培養五年制專科學歷的幼兒園教師,支持中等職業學校相關專業重點培養保育員。鼓勵高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生到農村和貧困地區幼兒園頂崗支教。嚴格幼兒園準入管理,執行“先證后照”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并更新幼兒園教職工配備、收費標準、質量評估等方面信息,主動接受社會監督。健全家長投訴渠道,及時回應和解決家長反映的問題。
今年年底前以縣為單位完成無證園治理
2020年,現有民辦園根據舉辦者申請,限期歸口進行非營利性民辦園或營利性民辦園分類登記。營利性民辦園不享受普惠性幼兒園財政補助。堅決遏制過度逐利行為,收取的費用應主要用于幼兒保教活動、改善辦園條件和保障教職工待遇。分類治理無證幼兒園,加大整改扶持力度,對達到基本標準的,頒發辦學許可證;對整改后仍達不到安全衛生等辦園基本要求的,堅決予以取締,妥善分流和安置幼兒。2020年年底前,以縣為單位完成無證園治理。
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
繼續實施學前教育質量提升計劃,堅持以游戲為基本活動,尊重幼兒個體差異。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建立50個課程示范基地。開展“小學化”專項治理,堅決防止和糾正幼兒園“小學化”傾向。以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為抓手,多種形式開展業務指導,促進薄弱地區和幼兒園發展。
落實幼兒園保教質量評估指南,設立省級評估機構,完善學前教育質量評估監測機制,實現質量評估監測的動態性、常態化和全覆蓋。加強全省學前教育數字教育資源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幼兒園等級評估標準,評估監測結果定期公布。
(三秦都市報記者 張彥剛)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