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鴻鵬委員
□ 記者 李榮 文/圖
1月1日起,《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開始實施。針對營商環境,2018年3月31日,陜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標志著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進入規范化、法治化的軌道。
“營商環境是滋養企業發展、創新創業的豐厚土壤,直接影響國家或地區經濟發展的質量和速度。”1月16日,在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談及營商環境,省政協委員、陜西長河實業公司董事長高鴻鵬直言,良好的營商環境有利于吸引資金、人才、技術等各種發展要素的聚集,有利于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活力,推動經濟發展的著力點必須由抓項目轉向造環境。
2019年4月23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了陜西7起破壞營商環境問題案例;今年1月3日,貴州省通報了8起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涉及騙取扶持資金、違規收受服務對象禮品禮金、不作為亂作為等違紀違法行為。
“實踐證明,營商環境既是重要軟實力,也是一個區域的核心競爭力。誰輸掉營商環境,誰就輸掉了高質量發展的未來。”高鴻鵬說,為了將《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在陜西落好落實,陜西可借鑒貴州、廣東等省份的做法,擴大通報范圍,建立陜西省破壞營商環境處理結果公開通報機制,在全省市縣區政府官網、省內主流媒體,公開通報,定期公布。
對于通報公開的內容,高鴻鵬表示,可公布破壞營商環境的具體事件,處理結果,主要責任人的違紀處理,涉及違法的處理情況。此外,要對社會公布破壞營商環境舉報聯系方式,進一步加大對破壞營商環境典型事件的廣泛宣傳,讓心存僥幸者引以為戒。
編輯: 孫璐瑩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