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前三季度,西安高新區GDP增長率實現了13.8%的增長,在全國169個國家級高新區排名第一,在保持經濟形勢高增長態勢的同時,西安高新區始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把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青山”保衛戰,一個“綠色高新、花園高新、生態高新”的脈絡愈發清晰。
天藍氣清 書寫環境宜人新答卷
“這里的空氣很好,特別是近兩年來,藍天白云越來越常見,明顯能感受到高新區空氣質量的改善。”西安市民王女士是灃河梁家灘運動公園的常客,說話間,她用相機給天空留了個影。王女士說,自己每個周末都會來到公園,用相機拍一張彩色“天空日記”,清晰地記錄著環境空氣質量的變化。
一張彩色“天空日記”照片的背后,折射出西安高新區強力推進大氣污染綜合治理的決心。2020年以來,高新區打出了一套清潔空氣行動的“組合拳”,通過加快優化能源結構、穩步調整產業結構、有效削減排放總量、構建綠色交通體系、精準抑制揚塵污染、全面管控面源污染六大舉措,在空氣質量方面取得了實效。
數據是最好的印證。2020年1月至11月,西安高新區環境空氣優良天數256天,同比增加12天,綜合污染指數4.49,同比改善6.8%;PM2.5濃度為41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6.8%;PM10濃度為74微克每立方米,同比改善10.8%。
要藍天如洗,也要一方凈土、青山長秀。在青山保衛戰中,西安高新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綜合治理,有序開展秦嶺生態環境整治、生態系統修復、生態環境管理,扎實推動秦嶺北麓生態環境整治到位、修復到位、保護到位,當好秦嶺生態忠誠衛士,守護好大秦嶺。
如今,無論是藍天白云、鳥語花香的“倩影”頻頻出現在市民朋友圈里,還是山川林木蔥郁、大地遍染綠色盡享態之美的畫卷躍然眼前,這些都是西安高新區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最直觀的體現,成為高質量發展的“注腳”。
岸綠景美 鋪展“人水和諧”新畫卷
“城水相依,河暢景美”是久居關中的人們對這座城市的美好暢想,也是西安高新區為自己制定的治水目標。為此,西安高新區以“理水、連水、活水、清水、賞水、玩水”為治水理念,統籌水生態、水環境、水安全,構建全域水治理體系,形成了“堤固、岸綠、水清、洪暢、景美、管理長效”的水系治理新格局。
在污水治理方面,西安高新區通過截污減排治污水、“一河一策”保清水、河湖連通引活水等一項項舉措,全面提升區內河湖水質,扎實推動水生態環境不斷向好,2020年以來,鞏固67處農村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完成農村黑臭水體整治2萬戶污水入戶接管收尾工作,打通了污水管網“最后一米”,實現農村污水全收集、全處理。
根據監測結果顯示,2020年四季度,灃河、潏河水質為Ⅲ類,太平河水質達到Ⅳ類,與2019年同期相比,主要河流斷面水質持續改善。
隨著天藍、地綠、水清,西安高新區的“顏值”也越來越高。以“草場+運動”為特色的灃惠綠道國際社區段——灃河梁家灘運動公園,天藍色的跑步道和灰黑色的健步道,組成一條近3公里的綠道,為市民提供了多樣化的運動體驗;而在洨河生態公園,依托蜿蜒曲折的洨河河道,兩岸風景秀麗,沿途空氣清新,綠道兩側集休閑設施和健身設施為一體,成為群眾樂享生態之美、城市之美的勝地。
堅持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讓綠水青山綿延不絕,讓藍天白云成為常態,西安高新區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鋪展了一幅宜居宜業,幸福美麗的生態和諧之城新畫卷。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綠色發展道路上,西安高新區始終孜孜不倦,通過一系列創新措施,在生態環境治理上加快形成由環保倒逼發展轉向激勵發展的體制機制,為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
為充分調動政府、企業和社會三方力量,建立符合高新區實際的共建共治共享生態環境治理體系,西安高新區通過稅收引導、綠色金融或生態補償,提高企業生態環保主體責任意識和污染治理能力水平,充分撬動金融和社會資本支持綠色企業轉型升級,為綠色產業發展開源拓渠。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西安高新區創新綠色經濟政策,開展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評估高新區可持續發展水平與狀況。從GEEP來看,高新區在經濟高速增長的同時,守住了生態環境保護的底線,經濟社會發展基本不以犧牲生態環境質量為代價,注重發展和保護的協同,走出了一條以綠色發展引領高質量發展的新路。
加快建設天藍、地綠、水清的西安高新區,“氣質”更美、“顏值”更高,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生活舒適度、幸福感越來越強烈。未來,西安高新區將持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打造生態西安先行示范區,讓綠色成為高新區高質量發展最鮮明的底色。(張楚翌 通訊員 白雪)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