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來,我省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等各項工作,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高。
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城鄉收入比逐年縮小
國家統計局陜西調查總隊統計顯示,“十三五”以來,陜西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17395元,增長到2019年的24666元,增長了41.8%,年平均增長9.1%,居民收入穩步增長。
2015-2019年期間,陜西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突破17000元、18000元、20000元、22000元、24000元大關,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7年突破3萬元大關,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于2017年突破萬元大關。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但其增速相對于“十二五”期間的兩位數增長明顯放緩,收入增長轉向中高速,且處于相對平穩的趨勢,這基本符合我國經濟由高速發展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整體趨勢和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
“十三五”以來,陜西統籌區域、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深入推進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農村居民收入年均增長速度平均快于城鎮居民約1個百分點,陜西城鄉居民收入比從2015年的3.04∶1縮小到了2019年的2.93∶1。
“十三五”以來,陜西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8.1%,略快于全國平均水平0.2個百分點,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9.1%,略快于全國平均水平0.3個百分點。
增收渠道拓寬
收入結構不斷優化
“十三五”以來,陜西城鄉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收入結構不斷優化,增收渠道持續拓寬。工資性收入穩步增長,穩就業保民生工作不斷發力,最低工資標準持續上調,企業工資增長機制逐步健全,全體居民工資性收入累計增長39.6%,年均增速8.7%,對人均可支配收入貢獻率達51.9%,是拉動居民增收最主要動力。
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民營經濟加快發展壯大,人均經營凈收入累計增長28.6%,年均增長6.5%。人居環境日益改善,住房租賃價格不斷提高,投資渠道多元化,房租、紅利等收入成為拉動居民增收新動力,四年來居民人均財產凈收入累計增速23.6%,年均增速5.4%。民生政策落地見效,城鄉低保、社保、離退休金等逐年提高,社會保障更加有力,政策兜底能力增強,居民人均轉移凈收入保持快速增長,四年累計增速達60.3%,年均增速達12.5%,是拉動居民增收的第二大動力。
消費水平穩步提高
居民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
“十三五”以來,陜西城鄉居民消費支出增加,消費水平穩步提高,獲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實。全省全體居民人均生活消費支出從2015年的13087元增長到2019年的17465元,增長了33.5%,年均增長7.5%。伴隨著消費支出的增長,居民消費觀念更新,對生活質量要求提高,消費水平不斷提升。
隨著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高,居民日常生活消費中用于解決“吃穿”的生存性消費在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趨勢。2019年陜西城鎮和農村居民的食品煙酒和衣著支出占比分別比2015年下降1.2和2.8個百分點。
教育文化消費持續增長
醫療保健消費較快增長
隨著居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能力進一步提升,消費需求層次逐步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精神文化的享受,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持續增長。2019年,陜西城鎮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較2015年累計增長37.9%,年均增長8.4%,農村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較2015年累計增長33.8%,年均增長7.5%。
隨著居民保健、養生意識的增強,居民用于保健器具、保健用品、營養食品、休閑健身等方面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2015-2019年陜西城鄉居民人均醫療保健支出年均分別增長9.1%和9.6%。
消費水平不斷提升
新興耐用品成消費熱點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耐用消費品開始向高檔化方向發展,彩電、冰箱、洗衣機等傳統耐用品需求已出現相對飽和,大屏幕高清晰液晶彩電、微波爐、洗碗機、健身器材等新興耐用品已成為城鄉居民的消費熱點。
從傳統家用電器看,2019年,全體居民每百戶擁有冰箱、電視、空調分別達到91.8臺、104.7臺、84.4臺,其中:冰箱、空調分別比2015年增加12臺和26.8臺。從出行交通工具看,全體居民每百戶汽車擁有量從2015年的15.8輛增加到2019年的28.8輛;從反映現代生活的新興耐用品看,2019年,全體居民每百戶擁有洗碗機、計算機、中高檔樂器、健身器材分別為0.9臺、37.3臺、3.7架、3.9臺,其中洗碗機、中高檔樂器、健身器材比2015年分別增長1.1倍、1.1倍、1.5倍,表明城鄉居民生活質量在提高。(馬 昭)
編輯: 陳戍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