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国产精品亚洲综合在线观看,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综合网小说,久久精品国产2020观看福利

陜西食品安全“三大提升行動”取得顯著成效

2021-01-01 06:52:48  來源:新華網  


[摘要]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衛健委等10個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食品安全領域“衛生環境、質量標準、服務水平”三大提升行動,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為統籌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形勢下的食品安全工作,按照省食安委的部署安排,今年以來,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省衛健委、省公安廳、省教育廳、省農業農村廳等10個部門,在全省范圍內開展了食品安全領域“衛生環境、質量標準、服務水平”三大提升行動(以下簡稱“三大提升行動”),通過近7個月努力,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進一步落實,食品經營條件進一步改善,市場秩序進一步規范,風險隱患和突出問題得到有效治理,有力保障了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瞄準問題精準施策狠抓落實

  為確保“三大提升行動”取得實效,省政府組織召開全省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安排部署,省食安辦及時印發行動方案,制定總體目標任務,細化工作指標,明確責任分工和完成時限,夯實各級各部門工作責任;各部門協同配合、精準施策、形成合力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了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各地也先后成立專門組織機構,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并加大督導檢查力度,推動“三大提升行動”落實落細落地。

  強化風險防控,隱患問題整改有力。各級各部門深入開展“大排查、大檢查、大整治”,在摸清轄區監管底數上狠下功夫,做到轄區內食品安全全鏈條管理底數清、生產經營狀況清、食品安全風險隱患清,并建立風險問題清單,定期進行督查,加強情況通報,限期整改,確保問題銷號“清零”。截至目前,全省梳理出六大類55個共性問題和84個個性問題,堅持“當下改”和“長久立”相結合,提出331項整改措施,共整改問題5000余個。在漢中組織開展風險評估和壓力測試試點工作,匯總分析食品安全監管大數據20余萬條,形成食品安全風險地圖、風險管控辦法、風險防控手冊、企業風險清單、風險動態管理系統等經驗成果,為實現食品安全從“監管”向“治理”轉變作出積極探索。

  堅持抓深抓細,衛生環境明顯改善。各級各部門以食品生產、流通、餐飲服務單位、廢棄農膜回收和畜禽養殖場等重點區域環境整治為重點,緊盯“臟、亂、差”等問題,健全完善工作措施,依法依規治理,取得實效。先后檢查食品生產經營者、種養殖和生豬定點屠宰企業27萬余家,發現并整改衛生環境不符合標準企業1276 家,食品生產小作坊 3102家;發現經營主體不符合環境衛生標準的食品、食用農產品批發市場72個、農貿市場228個、食品超市1299個、商店12845個、餐飲服務單位19431個,促使相關企業和單位高度重視食品安全衛生環境,管理制度得到有效落實。

  堅持依法從嚴,質量標準有效提升。各級各部門著力加強食品質量安全標準化管理,推進和完善先進質量標準管理體系建設,開展食品生產企業改進食品標簽標注食用期限工作以及餐飲質量提升行動,從源頭實現產品質量的控制與提升;嚴格落實食品儲運質量標準要求,落實各項冷鏈管理制度,進口食品冷鏈追溯系統已上線運行;加強特色食品產業品牌建設,制訂修訂地方標準137項,企業標準備案1500余個,食品安全監管二維碼在經營場所公示近16萬戶,學校食堂入網陜西陽光餐飲APP用戶9574戶,打造出眉縣獼猴桃、洛川蘋果等國家級品牌,富縣成為全國唯一的全域良好農業規范認證縣。

優化服務營造良好共治氛圍

  今年以來,我省市場監管部門不斷優化行政審批流程,減少審批時限,全面推進告知承諾改革,實施“互聯網+智慧監管”,提升審批效能;積極幫助企業建立公開承諾、自查報告制度,督促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開展扶貧產品進商超、進酒店,拓展線上銷售平臺,落實消費扶貧工作;開展誠信經營、放心消費示范創建活動,健全完善食品生產經營企業信用檔案管理;開展“文明餐桌”實踐行動,在全社會營造“文明就餐,拒絕浪費”的良好新風;改造提升3631家生產經營企業,幫助生產經營企業建立完善154 項工作制度機制,幫助8940家生產經營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紓困解難。

  加強宣傳引導,營造社會共治氛圍。省市場監管局建立完善了省市縣三級統一的12315食品投訴舉報系統,暢通電話、網絡、信函、來訪等投訴舉報渠道,鼓勵公眾參與監督;開展“與法同行”新媒體快樂普法比賽、食品安全進校園、“示范超市放心食品自我承諾”和“食品實驗室開放日”等宣傳活動;充分利用傳統媒體與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形式,在社區、鄉村、學校等基層單位,設置宣傳欄5746塊,固定宣傳標牌4188個,利用電子顯示屏開展宣傳18161次,播放公益廣告1707個,地方媒體刊發相關報道576篇,新媒體刊發相關報道1549篇,引導全社會共同參與,營造食品安全社會共治的良好氛圍。

  省食安辦建立月情況通報制度,對各級各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工作情況進行實時通報,推動工作落實。楊凌示范區建立小餐飲“一碼二評三規范”管理模式(“一碼”即經營戶實行食品記錄一碼通,“二評”由消費者和第三方機構進行社會評價,“三規范”指制定小餐飲經營管理、食品安全管理和蘸水面制作加工等3項工作標準)。寶雞市完善“透明廚房,陽光操作”長效監管機制,制定《4D廚房管理規范》,大力提升餐飲業食品安全質量。農業農村部門、市場監管等部門完善了農產品產地準出和市場準入制度、行刑銜接機制、投訴舉報受理機制,有效規范了市場秩序。安康市制定環境衛生、標準、服務、安全“4S”管理標準,在全市食品生產、經營、餐飲行業中全面推廣,做到“定人、定崗、定責”。“三大提升行動”開展以來,監管部門共建立完善128 項工作制度機制。

  隨著“三大提升行動”深入推進,我省涌現出一批智慧監管的新亮點。其中,陜西省“食品安全智慧監管平臺”榮獲“2020年度(智慧市場監管)最佳創新驅動實踐獎”;省公安廳積極探索構建“智能偵查、智能調度、智能防控、智能練兵”四位一體智能偵查新體系,創新研發《地緣性酒類犯罪迭代分析模型》,成功偵破吳某芳特大網絡制售假冒茅臺酒案,被《人民公安報》以《陜西:構建“四位一體”智能偵查新體系》向全國推廣陜西經驗;渭南市大力推行“陽光食堂+智慧監管”系統建設,995家單位食堂成功實現與省級平臺對接,推動實現科學化決策和精細化監管等。

  我省強力打擊“三無”產品、假冒偽劣保健食品、假劣農藥獸藥、經營過期食品等違法違規行為,先后共查處案件 1757件,責令整改 5997家,取締無證照生產經營主體182個,銷毀假冒偽劣、不合格食品57.12噸;打掉制假售假“黑作坊”“黑工廠”47個,集中銷毀過期飲料、大米、冷凍食品、調味品、假酒等偽劣產品57.12噸;公安機關偵辦食品案件186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38人,搗毀食品犯罪“黑窩點”170個,有力震懾了食品領域違法犯罪行為;集中發布涉及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和食品生產、經營過程中嚴重危害人身安全的典型案例106起,營造食品安全違法犯罪“零容忍”社會氛圍。

  各地先后出臺了一批便民服務的新舉措。其中,西安市積極探索建立流動攤販管理規范,設置54處蔬菜早市、46處夜市集中經營區、50處食品臨時攤群點及123處夏季瓜果臨時銷售點,清理規范早、夜市、攤群點4670個;咸陽市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廣泛聽取群眾意見,敞開大門接受監督,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三大提升行動”,全市受理食品類投訴舉報1172件,辦結1172件,辦結率100%;延安市通過推行“食用農產品合格證制度”實現產地追溯,利用第三方手機小程序“合規寶”推廣無紙化電子合格證,已注冊用戶1431戶,打印合格證2萬余份;漢中市開辟《食安播報“隨機查餐廳”》欄目,向公眾播報檢查發現問題及整改情況,積極營造社會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圍等。

著力構建食品安全監管長效機制

  “三大提升行動”是一場硬仗,必須緊盯群眾關切,突出乳制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劑等重點品種,突出學校及學校周邊、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區域,突出加工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飲店、小攤販等重點行業,突出原輔料進貨查驗、食品添加劑使用等重點環節,突出農畜產品批發集散地等重點場所進行排查整治,嚴厲打擊食品違法犯罪行為,讓公眾看到了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成效,增強了對食品安全的信心。

  基層作為“三大提升行動”的具體組織實施者,是確保這次提升行動各項工作落到實處的關鍵。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將繼續加大法律法規、行政執法、日常監管等培訓力度,理論聯系實際,讓監管人員迅速熟悉法律法規,掌握監管方法,盡快進入角色,提升食品安全監管能力,確保了“三大提升行動”的順利實施。

  食品安全工作涉及面廣,參與部門多,迫切需要調動社會各界參與食品安全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三大提升行動”中,省食安辦發揮牽頭抓總作用,加強工作協調,科學制定方案,合理分工協作,各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堅持治理一批、規范一批,打建結合、綜合治理,推動行動走向深入,有效提升了我省食品質量安全管理水平。

  科學有效的制度體系,是穩步提高食品安全水平的根本保證。本次行動中,各級各部門大膽創新,認真開展措施固化和制度轉化工作,使一些工作經驗上升為制度體系,為適應新的監管體制,繼續保持食品安全穩定向好的態勢,提供了強有力的制度保障,為今后長效機制建設提供了實踐探索。

  下一步,我省相關部門將繼續鞏固行動成果,進一步健全工作機制,做好經驗總結和“回頭看”,強化食品全鏈條監管,切實解決突出問題。強化部門協作,持續保持對食品安全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嚴打態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不斷完善長效機制,繼續用制度形式總結固化好經驗好做法,健全完善聯合檢查、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和監管局面;繼續做好風險防控,堅持問題導向,增強風險排查處置能力,結合食品抽檢、投訴舉報,全面梳理問題線索,嚴把“源頭關、生產關、流通關、消費關”,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的全程監管,確保日常監管無死角;持續加大宣傳力度,做好“三大提升行動”成果宣傳,全面展示工作成效,大力宣傳典型經驗與做法,引導全社會積極參與,著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孟大勝 李永輝 周玉全 李燁)

編輯: 陳戍

相關熱詞: 食品 安全
分享到: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

本網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等,版權均屬各界新聞網所有,任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或其他方式復制發表,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各界新聞網 版權所有 Copyright(C) 2006-2020 gjnews.cn All Rights Reserved     備案號:陜ICP備13008241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讷河市| 灵川县| 海淀区| 丹东市| 鄂托克旗| 彝良县| 翼城县| 璧山县| 中阳县| 容城县| 务川| 松潘县| 武陟县| 周口市| 巴林右旗| 科技| 克拉玛依市| 鄄城县| 贡觉县| 泰顺县| 新乐市| 大悟县| 昔阳县| 宁乡县| 宝清县| 玉林市| 嘉峪关市| 黎川县| 平南县| 贞丰县| 伊吾县| 玉门市| 丹凤县| 屏东市| 加查县| 江陵县| 桃园县| 海口市| 鲁山县| 南木林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