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陜西兩會召開在即。新的一年里,省人大代表和省政協委員們關注什么?他們又準備了哪些“好聲音”帶上兩會?我們一起來聽……
省政協委員、陜西法智律師事務所律師雷西萍。
西部網訊(記者 馬晴茹 高冠濤)“光靠投資拉動經濟遠遠不夠,還需進一步挖潛營商‘軟環境’。”2021年陜西兩會即將召開,會前,省政協委員、陜西法智律師事務所律師雷西萍在接受西部網、陜西頭條記者采訪時表示,她今年主要關注保護企業權益,加強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等方面內容。
2019年兩會,雷西萍提出要加強陜西企業IPO扶植力度;2020年兩會,她建議要保護民營企業知識產權;今年,她的提案繼續圍繞民營企業營商環境展開。雷西萍認為,目前,陜西省法治化營商環境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不足之處。
對此,她建議,要創新機制,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建立“接訴即辦”機制和“免罰清單”機制,明晰輕微違法行為納入免罰清單,明確不予處罰和輕罰事項;建立“法律服務代理”機制,搭建律師服務中小企業手機 APP平臺。
“除草還應護花。”雷西萍說,要規范執法司法行為,依法保障企業和企業家合法權益,建立“企業家容錯糾錯機制”;同時,加大案件審理執行力度,暢通訴訟渠道,縮短辦案周期;保障司法輔助人員的待遇和數量,緩解員額法官的壓力,提高案件質效。
此外,還需向企業深入提供“公益服務”、“定制法治課程”,創新供給“法律服務產品”,推行預約辦理、上門辦理、網上辦理,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少跑腿,為企業節省時間。
而在去年年中,雷西萍也收到了“兩院”關于她提案中保障律師辯護權、完善錯案責任倒追機制等內容的詳細反饋。雷西萍說,這說明了她的建議在后續落地方面取得了成效,也為她之后的提案調研收集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動力。
作為一名律師,雷西萍認為,2020年的關鍵詞是“法治”。她告訴記者,這一年,被譽為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出臺,其作為社會生活領域最重要、最基礎的法律,關乎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關乎國家經濟制度、關乎社會的方方面面。“2021年,我期待加快完善《民法典》配套的司法解釋修訂,全面推進《民法典》的實施,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以實現。”
編輯: 張潔
以上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網只是轉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稿酬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電話:029-63903870